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一条关于政府采购的帖子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帖中的合同文件显示,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购买的打印机内存条,价格竟高达6247元。惠普(中国)公司指定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同型号的一般内存条只要300元左右,而原装同型号的内存条也只售600元左右。 作为国务院直属科研机构的下级单位,中科院科学与应用研究所采购办公用品,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看,政府采购都没有理由“买贵不买对”。面对质疑,供货方业务经理辩解说,128M的内存条之所以卖6000多块,是因为“内存条是惠普原装的,经过专业检测,所以贵一点”。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解释则是,“此次采购活动所有的采购程序都是合法的,价格也是透明的。至于为何价格高得离谱,可能涉及他们的特殊专业要求,所以会贵一些。”这种经不起推敲的论调,何等似曾相识! 政府采购“买贵不买对”,背后的浑水到底深几许,着实令人琢磨。相关各方不能把头埋在沙子里做鸵鸟,对舆情充耳不闻。一方面,采购方应主动用事实自证清白,向纳税人讲清楚天价内存条的采购动机与来龙去脉;另一方面,纪检部门要拿出诚意介入调查,并公布事实真相。 在现实政府采购生态中,除天价内存条案例外,政府采购价高于市场价,“崇洋媚外”,采购商品限定“原装进口”门槛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安徽某县政府采购中心要求中央空调压缩机为“原装进口”。再比如,某民营企业自行研发的音响顺利通过奥运招标,成为“鸟巢”的指定音响,但在参加广州亚运场馆招标时遭到“滑铁卢”,因为不是原装进口,他们连招标的标书都买不到。又比如,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为突击花钱,3000万元购买市价1500万元的商品等等。 可见,政府采购“钱多人傻”不是一地独有风景。看多了诸多黑幕,政府采购公信力难免大打折扣。笔者以为,要砸破政府采购暗箱,仅指望政府采购者高度自律,学会精打细算,买对不买贵,似乎并不现实,需要强化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问责机制。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督促政府采购者把招标流程放到阳光下,接受纳税人监督很重要。财政部门更应严格把关,负责地审批政府采购产品是否必要及合理,并认真核算政府采购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对违反招投标程序,热衷采购腐败的政府采购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唯此,才能避免“买贵不买对”等腐败潜规则掏空政府采购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