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国标何妨以退为进
2011-11-29   作者: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据《人民日报》11月28日报道,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专家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而在正式公布前,反复讨论通过的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都被推翻。除了指出新标准“倒退”外,专家还呼吁卫生部公开相关的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制订标准的过程。
  奶业问题是现时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于是社会舆论对此标准的降低群情激愤,显示出对一个严格标准的热切期待。
  其实,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对规则打折的习惯,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们不惧怕严格的规则,因为反正有潜规则。所以,很多制订的时候看起来很严格、强硬的标准,最后在潜规则下都变成了松软的“灰标准”。而这灰白之差就成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潜规则行得通了,标准就是松软的,否则,标准就是强硬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稍微宽松,但却严格执行的白标准,虽然意味着相对于最高标准的一定程度的妥协,但却一定也是相对于低标准的现实的一种进步。如果高高在上的标准不妥协,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限定一个产品的高质,更可能造成厂家作弊,消费者受损,最终,大众的福利不会改善。所以,一个能严格执行的稍微宽松的“白标准”并不是对自身权益的不负责任,而是一种洞察世事的折中。
  的确,在食品安全压力甚大的今天,厂家追寻一个可以达到的稍微宽松的低标,寻求一个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的低标,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无奈之举。我国的平均恩格尔系数已近似东欧国家,但我国的人均GDP却远低于欧洲,相对而言,这反映出我国居民花在食品上的钱太少,而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太多。试想如果房价下跌30%,每个月按揭就能省下500-1000元钱,这些钱花在食品上,对食品质量提升的推动效用将是翻天覆地的。同时总体支出不变,而实际生活水准提高。这些都表明,在现有的消费结构下,如果奶业标准能执行,已经算是保住底线。
  不过,底线之上,还大有空间,值得探讨一番。
  既然是底线,这个稍微低一些的标准就必须是白的,而不是灰的,必须是强硬的而不是松软的。这也就意味着:标准制订的全过程必须透明、公开、民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没有桌下交易,也是对将来实施标准的一个预示性姿态。如果制订的过程都遮遮掩掩,那如何能让人相信这是个稍微宽松但严格执行的标准,而不再是一个既已宽松但却仍旧疲软的“灰标准”?
  之所以奶业标准引起那么多关注,除了行业乱象频现之外,和奶业的行业知识复杂、奶业产品本身难以被消费者有效识别有关。而且,奶产品往往牵涉到幼儿。毫不夸张地说,奶产品在中国已经由一种日常食品变为了一种高焦虑的消费品。正因为如此,消费者特别依赖标准。那么,就现在出台的新标准,政府的相关部门的解释就更为关键。而做好解释工作,就不能仅仅是往网上一放了事,而应顺应舆论,放低姿态,用老百姓能懂的方式“主动去适应舆论”,千万不能老百姓谈焦虑,相关部门谈技术细节。
  强硬的严格执行的白标准,应该是一种底线式的强大存在,不可有丝毫违背。但底线式存在却有着两重意味,既意味着中国国情,同时意味着还有和国际接轨的空间;既要满足一部分人能喝安全的奶,也该保证另外一部分人能喝质量更好的奶。所以,底线的标准有了,同时还得弥补底线标准降低后的不足。
  在底线之上,不能让厂家同质竞争,都毫无依据地宣称天然、优质、自然牧场等,那么,相关的质量等级认证标准,也应该有,这样才能引导优胜劣汰,不能让厂家在底线之上一团和气。制订出奶业产品分级认证的标准,可以让老百姓一眼看到包装上的等级标志,能放心、明明白白地消费。而这种等级标准,实际才是一种对老百姓来说通俗易懂的解释。试想,既然雀巢可以对奶农的奶分级,为什么消费者就不能有权了解这一点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消费者用脚投票能逼出乳品高标准吗 2011-07-05
· 食品行业关注快消品 乳品 肉制品 2011-05-20
· 光明乳业打造亚洲产能最大乳品厂 2011-04-20
· 代表委员“支招”国产乳品质量安全 2011-03-04
· 不合格进口乳品中婴幼儿奶粉占7成 2010-11-2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