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贸易顺差可以再降些
2011-11-24   作者:赵庆明(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京华智库研究员)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一国若长期持续贸易逆差,就可能引起收支危机,本币面临贬值风险,对本国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若持续贸易顺差,也未必是好事。自1994年以来,我国连年顺差,尤其是2005年汇改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当年一举超过1000亿美元。2008年顺差更是接近3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今年全年贸易顺差仍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顺差规模依然可观。
  我国贸易顺差已成西方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借口。近年来,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平衡在各自国家中都占有重要位置,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则是美国贸易逆差的第一大来源国。美国的贸易逆差已持续近半个世纪,其主因是美国居民低储蓄率和政府持续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然而,随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主要贸易逆差国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高官以所谓的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中国取得了不正当的贸易优势来施压人民币升值。2005年4月,美国国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德塞·格雷厄姆提出让人民币升值27.5%,否则就出台贸易制裁法案。到今年9月末,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但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仍未解决,于是,今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再次施压人民币升值。今年9月,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向国际贸易组织提出用国际贸易规则来惩罚操纵汇率的国家,矛头直指人民币。据报道,WTO(世贸组织)已有153个成员支持此项议题。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最多的国家,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累计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等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90余起,涉案金额约400亿美元,其中美国发起约100起,欧盟发起70余起。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美国还是巴西,其贸易逆差或国内产业的不景气和高失业率,主要是它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说成是因为人民币汇率低估中国存在贸易优势是没有道理的,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推卸自身责任和嫁祸于人的卑劣行径。
  当然,我国也确实应该重视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例如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在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的情况下,不仅新增部分面临投资难,3.2万亿美元的存量外汇资产也会遭受损失;过去几年外汇占款增加过快,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造成通胀压力。
  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根源来自两方面,一是国民(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储蓄率过高,二是仍在实行“奖出限入”贸易政策。因此,要化解顺差、实现贸易平衡,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而要降低国民储蓄率,根本上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来解决。长期以来,即使是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也是偏低的,其主因除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外,还与民族特性、社会福利水平等有关。中华民族是个勤俭节约的民族,偏向于储蓄。当前欧美债务危机尤其是希腊等“欧猪五国”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福利水平太高,远超它们的财政支付能力。而我国恰恰相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福利水平过低,这促使国民必须加大储蓄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不过,我们已欣喜地看到,我国政府最近几年已开始加大社保体系建设和投入,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要彻底纠正“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是因为当时外汇短缺,希望通过扩大出口创汇用来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短缺的原材料。如今我国外储已充足,又加上居民消费升级,已无必要继续这一政策了。最近几年,我国居民出国购物尤其是奢侈品大量出现,因为这些商品国内售价往往是国外的数倍,造成此种情况的主因是我国存在的较高的关税税率和进口环节税,以及一些非关税的贸易限制所致。是降低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限制的时候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山东水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 创汇额已逼近去年总额 2011-11-16
· APEC宣言:切实推进区域经济 防止贸易壁垒抑制增长 2011-11-15
· 中印贸易总额有望达1000亿美元 2011-11-14
· 奥巴马∶领导人就跨太平洋贸易协议框架达成一致 2011-11-14
· 义乌国际贸易综改试点实施计划有望年内获批 2011-11-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