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没有任何其它的一个国家,其外汇占款的变化对于这个国家的金融市场
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或者说,根本不存在一种象中国一样的外汇对冲的操作,即使有,也不会象我们这样能对货币投放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万亿元,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下降了248.92亿元,而在9月,新增额仍达2473亿元,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外汇占款以这样一种速度在增长,任何增长节奏的变化都会使市场产生神经紧张的感觉,更不用说陡然
出现负增长这样的情形,此种情形对于投资者来说过于陌生。中国上一次单月外汇占款下降发生在2007年12月,下降额约2300亿元。事实上,自那以后,中国股市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 一切都得从中国的外汇汇率形成机制说起。自从1994年汇改以来,中国一直以人民币紧盯美元汇率,由于实行强制性企业向银行结售汇制度,企业没有持有外汇的资格,因而中国大量的贸易盈余所生的外汇流入均须一个封闭的银行间市场来交易,随着中国企业获得外汇能力的不断增强,外汇流入持续增加,截止到2011年9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200亿美元,实际上,中国的商业银行根本无须获得如此巨额的外汇,为了使得外汇交易市场达到“出清”的程度,中国的中央银行不得不用人民币独家买下市场上剩余的全部美元,而这种操作的直接后果是向市场上投放了更多的人民币,这就是为什么外汇占款直接改变了中国基础性货币的数量。 10多年来,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许多现象都与这种对冲操作有直接关系,如投资和储蓄的高速增长,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可以说,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是中国央行的最大烦恼,但央行别无选择,因为一俟停止对冲操作,人民币汇率将立即一升冲天,中国目前靠外贸出口维持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允许这种突然的升值,而对冲操作所维系的人民币汇率也是美国人所诟病的问题,因此而导致的贸易争端由来已久。可以说,对冲操作两面不讨好,实为难以放弃的下策。 央行外汇占款突然减少所传递的信号是,社会基础性货币增速将回落,我们还难以判断是否会引发2007年那样的股市动荡,但是对于抑制全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过去两年来,中国投机品市场的非理性繁荣直接来缘于货币投放的迅速增加,使得从铜到棉花和白糖的价格出现了罕见的巨大涨幅,引发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 中国外汇占款的减少其实早有先兆,中国M2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连续四个月减少,并低于15%的正常增长水平,外汇占款减少只不过是再次应证了流动性拐点的判断,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的是,它将对中国股市、大宗商品和贵金属市场将要产生的巨大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