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以来,走出去战略一直被中国企业视为破解困局的出路,但遗憾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依旧艰辛。中国的钢铁行业可以被视为一个典型。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等原因,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微利时代,所以国内钢铁行业走出去寻找矿源的传统由来已久。 但是总体看来,中国钢企并没有因此获得“蛙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况呢? 最重要的一点,固有的投资思维羁绊亟待打破,海外兼并中的战略投资需要重新解读。中国企业传统投资路径一般是这样展开的:投资就是要控制被兼并企业的绝大部分股权,否则走出去战略就不能被称为成功,只有那些成功控制绝大部分股权的企业才算是成功的。 毫无疑问,在海外投资中,战略投资等传统投资方式会使企业更为牢固地获得企业的财权和事权,会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牢固地控制诸如煤炭、石油等关系到当地国计民生的资源型领域。 但是,超过当地一定比例的战略投资可能很难通过当地的反垄断审查,而资源类企业亦是各国反垄断重点监管的行业。由此,当地的反垄断法可谓海外并购中的“无形杀手”。 所以,中国企业以控制当地资源型企业为目标的战略投资模式存在一定的审批风险。另外,取得兼并企业的大部分控股权,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需要相对比较长时间的等待,这一切都是战略投资的成本。 相对而言,针对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海外投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海外投资中,财务投资理应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 事实上,在当地国家常年从事加油站加油服务等第三产业都可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但是遗憾的是,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财务投资等非战略投资的好处。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往往难以过关的另一原因在于国内某些企业行政化色彩过重,和政府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实中,在海外并购重组中“所向披靡”的企业往往是央企,而民企的身影并不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企业“去行政化”乃是进入海外投资的前置性条件,如果一些企业的行政色彩过重,那么很可能被当地认为是国家投资。 一定意义上,下放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是
“把凯撒的还给凯撒”的纯市场行为,会进一步破解传统行政主导的投资模式和路径。 此外,国内企业到海外投资,一定不要忽视当地企业关于环保和人力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一般而言,海外国家对于当地企业的环保要求比较高,那种靠以破坏当地资源来取得长久发展的思路已经行不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