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事件”考验新国标制定能力
2011-11-10   作者:郭锦辉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11月8日,复牌后的三全食品(002216)股价止跌微涨。此前,因部分产品被广州市工商局检出质量不合格,三全食品11月4日股价大跌,并于11月7日临时停牌一天。
  思念“问题水饺”余波未了,作为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三全食品在同样的问题上栽了跟头。一时之间,速冻行业的食品安全被推至风口浪尖。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水饺事件”的主因。
  按照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站长冯志强的公开说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人若没有伤口,则一般不会感染。对于冷冻产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要过度恐慌。按照产品标注的方法烹煮食用是安全的。广州市工商局也公开表示,经向有关专家了解,在速冻食品行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并不罕见,比如在生肉中,该菌几乎不可避免,但70℃多的温度即可将其杀死。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缓解公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恐慌。不过,即便如此,“水饺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应该说是庆幸的。这一方面说明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也警示企业不断提高防范意识。事实上,由于速冻食品问题的暴露恰逢行业新标准的修改,“水饺事件”已经使得新国标的制定能力面临考验。
  据报道,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速冻水饺中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根据卫生部今年9月6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速冻面米制品》中的“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规定,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10000个之间,都为合格。
  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早已让公众的心高度纠结,面对有可能实施的新标准,公众的紧张情绪立马显现。一些观点认为,这样的标准是倒行逆施。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不同看法。比如,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公开表示,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储存、流通多个环节,多年的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老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现实。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副教授钟青萍则公开认为,尽管现行标准中“不得含有”的规定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但新标准允许的范围过大。
  中国的食品工业正处于承压升级期。如何制定出一个让市场满意的、科学的新标准面临考验。不过,无论各方争议如何,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在新标准尚无定论和尚未实施的情况下,现行的、有效的国家标准仍是执法、守法的依据。对速冻企业来说,这一点也许是 “水饺事件”最深刻的教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