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回落至5.5%,创下近5个月以来的新低,尤其是环比涨幅的大幅收窄意味着持续一年多的物价调控措施见效,通胀担忧正在逐步消除。 从同比涨幅看,CPI已经步入加速下行阶段。自从7月创下6.5%的阶段性顶部以来,8月、9月CPI同比分别上涨6.2%和6.1%,较前一个月分别回落0.3和0.1个百分点。10月CPI涨幅的回落幅度扩大至0.6个百分点。从目前已掌握的价格信息看,11月CPI涨幅的回落幅度将进一步扩大,可能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 CPI涨幅加速下行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翘尾因素迅速削减。未来两个月翘尾因素对物价涨幅的影响环比分别削减1.1和0.5个百分点,这构成了物价总水平下降的显著有利条件。其次是食品价格走稳。本轮物价上涨的最大“推手”是食品类价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食品类价格环比下跌0.2%,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较快上涨的势头。具体看,前期上涨速度较快的猪肉、蔬菜和水产品价格均出现回落,价格环比上涨的包括水果和油脂等少数品种。 无独有偶,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幅也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同比和环比涨幅分别为5.0%和-0.7%。除与CPI相互影响和传导外,PPI还与工业利润以及经济生产情况密切相关。当前PPI的回落速度快于CPI,一定程度上显示目前企业利润受到成本上涨和需求回落的双重挤压。 抑制通胀要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为代价。从其他经济数据看,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比9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近一年来的新低。同时,10月制造业PMI、发电量等经济先行指标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再考虑到目前国际经济复苏道路的曲折,我国四季度GDP增速回落至9%以下将在预期之中。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幅度尚在可预期和可承受的范围内,而物价形势的好转为宏观政策工具释放了操作空间。四季度以来,一些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了巩固物价调控的成果,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很小,但局部经济领域的定向宽松时机已成熟。例如针对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定向宽松。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兼顾刺激需求和调整结构两大任务,围绕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这两条主线,相关部门预计将出台有关措施。 还应注意的是,尽管物价的趋势性回落已比较明显,但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些隐患仍未排除,包括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能源供需紧张、农业基础薄弱等。展望明年,如果经济需求不出现进一步明显的回落,不排除物价水平下降至3%-4%后难以继续回落,这将给宏观政策操作构成新的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