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住房体制的精髓是什么
2011-11-10   作者:黄小鹏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最近房价开始实质性松动,加上总理最近在房地产问题上措辞发生转变,人们对住房问题的焦虑情绪大为缓解。多年来,救火式的房地产调控消耗了人们的大部分精力,关乎中国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的住房制度问题的分析和辩论,则非常不充分。在房市由喧嚣到冷静后,是深入讨论中国住房体制这一基础性问题的时候了。
  1998年房改在全国推行以来,中国对住房体制进行过反反复复的探索,也忽而欧忽而美、忽而东忽而西地借鉴或模仿过他人的一些经验,在这种病急乱投医状态下,始终未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媒体上不乏对德国、新加坡、香港模式的介绍,学习香港模式的呼声非常高,但对适用性却分析得很少。如此这般,又怎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个好的体制呢?
  全世界的住房体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英美式,绝大部分问题由市场解决,住房自有率比较高,无自有住房者主要通过租赁市场解决;二是德国式,住房自有率低,福利住房比重也小,政府主要通过财政金融资助来帮助人们解决居住问题,互助式住房占比较大;三是香港和新加坡模式,根据居民收入高低,实行双轨制,收入低的政府提供保障,收入高的由市场来解决。
  在第三种模式中,新加坡以香港为蓝本,但总体而言比香港做得更好一些(保障房覆盖率更高,人均居住面积也更大)。因此,人们一般常说的“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常常将香港当作样本,国际上也公认香港的住房体制是成功的典范。不可否认,在香港这种地狭人稠且贫富差距相当大的地方,现行住房体制起到了最关键的“社会稳定器”作用。美国货币学派鼻祖、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盛赞香港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楷模,并说到了香港才知什么是正宗的资本主义。不过我认为,如果将保障性住房视为收入再分配工具的话,弗里德曼的结论就彻底错了,称香港为社会主义的典范也不为过。
  香港住房保障制度起步于1950年代,到目前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环环相扣的多层次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有5个层次构成:
  一是低收入阶层由政府提供“公屋”。如果3人家庭月入低于15000港元、资产低于34万港元,可以申请轮候公屋,公屋按人均面积约12.5平米配给,其租金仅为同地段市场租金的1/4到1/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收入家庭租金不同,同一家庭收入变化后租金也要调整,收入提高后实行1.5倍或2倍租金,直到搬离公屋。公屋类似于内地廉租房。
  二是家庭月收入超过公屋资格上限、但低于3万港元(和公屋标准一样,这个资格标准也是动态调节的),达不到购买市场住房的居民,政府提供“居屋”。业主不享有居屋的完全产权,收入上升购买市场房后。居屋由政府回购或补齐地价后向有购买资格的人销售。这一层次类似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
  三是收入更高一层,但仍然难以从市场上购房的人,政府通过“置安心”计划对其进行金融资助。
  第二和第三层次,类似于内地常说的“夹心层”。
  四是市场化住房,因为房价高,所以只有部分相对高收入的人士才能买得起。这一层次等同于内地的商品房。
  五是享受特权的新界原居民。新界原居民指1899年以前父辈就居住在界限街以北的男性居民,根据历史条约,香港政府允许这批人自建一栋三层每层不超过700英尺的自住房,称为之“丁屋”,丁屋享受免地价、免物业税及其费用等待遇,但不可交易。这一层次类似内地的农村宅基地住房。
  据统计,目前香港人口有48%住在公共房屋,其中租住公屋是30%,购买居屋的则是18%,私人住房则占一半略强。由此可见,双轨制的香港住房体制其实是一个多层次体系,与社会阶层的流动相对应,各层次住房之间也是可以上下流动的。比如说,个人有发展或家庭总收入上升了,会失去住公屋的资格,进而向上流动,一旦个人经济出了麻烦,就会向下流动,曾经就有一位演艺明星因个人破产而从原来的豪宅搬到公屋。
  香港的公屋小区往往配套良好,甚至很多比商品房小区还好,租金又极低,还不用交物管费,按理说,收入升高的人肯定不愿搬离,再比如,居屋的价格比商品房低百分之三四十,没有人愿意在收入升高后放弃这个福利而去购买高价房。虽然香港保障房的进入和退出,有非常透明的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有因骗租公屋而锒铛入狱的案例,在退出上也非常严。但如果保障房的退出完全靠法律强制而没有经济因素调节,必然会造成执法成本过高,而住房面积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调节因素。公屋和居屋面积都很小,最高也未超过60平米,最低的甚至小于20平米。因此,公屋和居屋的住户存在告别蜗居的内在需要,一旦经济改善,大多愿意主动向住房体系的上一层流动。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香港住房保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其精髓可以归纳为:规划科学精妙、法律严明、管理精细。在肯定香港体制总体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完美之处,香港居民对住房问题的怨气并不少,主要问题有:
  市场住房方面,人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房价太高上。人们抱怨“上车”不易,加上地产商垄断程度过高且常操纵市场,销售中的欺诈现象,人们普遍感觉香港人都在为地产商打工。
  保障住房方面,人们抱怨轮候时间过长,居住面积太小。蜗居使人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曾经有一个品学兼优的12岁花季少女,因为住房过于拥挤,不能实现有自己单独房间的梦想而自杀,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此外,尽管法律严明,但因为公屋是一项优厚的福利,无法阻挡揩油的人,公屋住富户问题也时常成为人们批评的目标,曾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公屋住户拥有奔驰奥迪汽车。
  此外,夹心层问题成为该体系中的软肋,一个月入2万~3万租住市场房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仅相当于月入1万的住公屋者。还有,一些低收入阶层可能会因为有政府在住房上保底,进而放弃打拼,失去向上一阶层流动的动力。另外,各层次住房的构成比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府根据不断变化了的环境来调整,但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进而引起很大争议。比如说,1997年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就希望扩大住房自有率,推出大建居屋的“八万五计划”,结果加剧了房价下跌,到2002年宣布取消,今年10月,在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居屋计划又重新启动,但方案的具体内容又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香港住房体制总体上的成功,到底是哪些因素促成的?它的成功经验可以移植到中国内地吗?本专栏的下一篇文章,将对此进行分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