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的求职应当摒弃
2011-11-03   作者:尹卫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工人日报》报道,来自农村的研究生晓燕,求职半年花费近万元,至今无果,其求职成本主要用于交通、通讯费用、制作漂亮简历、职业正装、自我包装等。
  眼下正是大学生求职旺季,年年看涨的求职成本令许多家长不堪重负,据问卷调查,去年北京应届大学生用于找工作的费用人均8000余元。教育专家说这是“毕业消费”,商家称为“毕业经济”。
  “毕业消费”消费些啥?主要用于公关求职、形象包装、请客送礼、托关系找工作等。笔者一位亲戚的孩子今年毕业于南京某大学,据他讲,毕业求职通常要过三道“坎”,一是自我包装,男生要包装得彬彬有礼,具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打扮的高雅靓丽,许多女大学生还花大价钱拍摄写真集作为求职“敲门砖”。这里里外外、从头到脚的一身“行头”都是靠人民币“装饰”的,若不包装,一副寒酸,即便你有能力,用人单位也很难看得上。二是请吃请喝,离校前同学相互请吃,天天杯盘狼藉,若不想掏钱请客,会被同学瞧不起,自己也觉得很没面子。三是送礼,就业形势严峻,找个理想工作不容易,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表示一下算是人之常情。
  这三道“坎”似乎成了求职“时尚”和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学生几乎人人难“脱俗”。但高居不下的求职成本却给许多家庭增加了繁重经济负担,家长们无奈地说:“孩子上大学花大钱,没想到毕业找工作还要花大钱。”
  求职成本迅速攀升原因何在?主要源于“僧多粥少”,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太多,而被大学生视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太少,满足不了需求。同时,社会不正之风助长着求职成本的攀升,高昂的求职成本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且易滋生求职领域的腐败。
  过高的求职成本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家长们对此反映强烈,笔者以为降一降求职成本非常必要也完全可能。如何降?首先要端正就业市场风气,崇尚节俭的求职观,摒弃过度包装的奢侈风。求职就是找工作,不是相亲找对象,强调适当包装不过度。用人单位需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真才实学,不能只看外表以貌取人。大学生则应该用才智和能力去应聘,因为真才实学才是你干事业出成果的资本。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节俭教育,减少或杜绝大学生离校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有关部门要强化对求职市场行贿收贿等不正之风或腐败的监督查处。如此“三管齐下”,笔者相信就业市场的风气会净化,求职成本定能降下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富士康招工不用愁 求职者半夜冒雨待聘 2011-02-22
· 用工荒与求职难为何并存? 2010-03-01
· 大学毕业生求职:别被简历绊了你的脚 2009-03-1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