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房建设大兴土木的同时,还需看到制度建设的大兴土木。只有这两个建设并行,保障房资源才不致变相浪费,进而带动房价合理运行。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时表示,今年计划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预计11月底前全部开工。他同时坦承,住房保障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工程质量、分配、配套、资金、制度衔接、立法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住房保障制度实施13年来,在缓解住房需求方面有所建树,同时也引发了建筑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近些年陆续出台的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建设和管理制度,虽然力求整合保障房资源,遏制已经出现的问题,但设租、寻租、欺诈现象仍屡有发生。 客观讲,保障房项目至今仍未获得足够的社会信任度。 同时,出于建立多层次房地产供应体系、改变房地产市场架构、满足民众居住需求的需要,今年以来,保障房建设进入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建设周期。去年全国各类保障房开工量590万套,今年任务量增至1000万套。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各地保障房建设速度一路飙升。5月初,全国大部分省份保障房开工率在20%以上,到了9月,不少省份已完成甚至超过全年目标任务数。面对保障房建设的“大跃进”态势,人们担心:建筑质量能有保障吗?配套跟得上吗?会合理分配吗? 这些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保障房项目意味着土地和资金分配向民生领域硬性倾斜,对于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这意味着财政收入来源的部分让出。此前,曾有地方政府态度不积极,尽管在问责制约束下开工兴建,但若没有制度规范,就不能排除个别地方单纯追求开工率以满足政绩考核要求,而忽略了工程质量和配套建设。此外,前期部分保障房项目所暴露的问题也在提醒,如果分配上的制度篱笆不扎牢,保障房异化的可能性就会变为事实。被媒体曝光的保障房项目转租事件,只是其中一例。还要看到,出于缓解资金压力的考量,各地都在试行不同的引入社会资金的办法。哪些办法既能满足公共利益又与市场规律相适应,哪些办法留有隐患,需要尽早总结规范。 从项目意义上讲,保障房建设既事关房地产市场调控走向,也事关民生落实和政府形象;从投资规模上讲,这是当下最大的一笔政府投资。让钱花对地方,让房子住对人,不能“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出了事再去修补,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在保障房建设大兴土木的同时,还需看到制度建设的大兴土木。只有这两个建设并行,保障房资源才不致变相浪费,才会成为民众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品牌,成为商品房的对手盘,进而带动房价合理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