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开始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持续一个多月了。人们在猜想,这个运动最终会是什么结果。这是常人的思维习惯,凡事都要有一个结果。但笔者以为,这一运动不会有什么直接结果,因为它没有明确诉求,不是指向政府或某项政策。但这一运动却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和越来越强烈的反应,已经蔓延到世界许多地方。 那么,这个运动将如何发展?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笔者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它开启了直接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先河。 马克思当年提出资产阶级法权,是作为理论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平等形式的事实不平等及其法律形式;现实中是在平等交换的形式下的不平等交换。人有各种需要,每个人的需要不同,所以要经过交换取得自己的需要。人们之间的交换经过长久发展,产生了与人们相脱离的一种形式和载体,即等价交换和货币。这种形式和载体逐渐凌驾于交换者之上,异化为主宰交换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力量。 当这种交换形式和货币凌驾于交换之上后,表面上每次交换都是平等的,每个交换者都是平等的,人们按照平等的规则交换,出让自己的所有物,得到自己的需要。但实际上,这种交换形式却由于在市场上,有的物品可以用来多次交换,有的物品只能够一次交换,使得可以多次交换的物品(如货币)可以不断取得差价。掌握了货币并有条件不断运用货币的人,可以多次反复地交换并取得越来越多的差价,可以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其他的交换者却只能得到物品及其价值。这种交换的发展就产生了“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意味着“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就是平等形式下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权就是维护这种“平等形式下的事实上的权利不平等”的秩序。 在市场经济中,“马太效应”又表现为它的规律。在市场交换中,供求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都要服从于“马太效应”规律。在“二战”以后,美元成为资产阶级法权的直接的载体和工具,因而维护美元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资产阶级法权和“马太效应”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失业、收入减少以及精神痛苦,而另一些人却仍然享有“平等权利”赋予的高收入。“占领华尔街”的人们面对的是资产阶级法权和“马太效应”,面对的是自己承认的并依赖其生存的“平等”秩序,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政府及其政策,所以运动者们没能提出明确的诉求。但只要资产阶级法权和“马太效应”存在,反对的人就会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多。由是观之,“占领华尔街”运动不会消失,今后可能越来越多,甚至成为新的社会潮流。 类似情形在国际关系中也多有表现。美国,作为美元秩序的载体,对于任何要求改变美元霸权地位和不用美元结算的意见和国家,都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和骚扰,甚至诉诸军事手段干预和破坏。 据此观察,“占领华尔街”运动,无论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关系领域,都是弱势群体对既得利益集团和维护其既得利益的现实秩序的怒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