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持才能走得更稳、更久。具体表现为转型中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三大文化诉求。反过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需要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增长点,形成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思想、风尚与范式,这样才能使经济和文化这两条腿协调并进。 这里,在展开分析之前,先谈一点看法。最近有人提出,要打一场文化攻坚战。所谓文化攻坚战是什么意思?不好理解。文化不是做工程,也不是打仗,是移风易俗,慢慢地“文”、渐渐地“化”,是与人的精神风尚相关的社会演化过程。用做工程的想法和打仗的心态来搞文化,除了“砸钱”搞一堆形象工程外,很少有好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搞得更没有文化。 所以,不能像搞工程那样来搞文化,更不能单单靠那一只“闲不住的手”,也就是行政指令来推动某类文化活动。这样的一种从概念出发,脱离实际、脱离民众、脱离生活的文化活动,是很难做到润物细无声,有长期效果的,也对正在转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鲜有帮助。而恰恰在当下,经济转型对文化变革的诉求尤为迫切。 这种诉求特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诉求、二是秩序诉求、三是价值诉求。因为,正是在这三方面,时下经济遭遇的挑战最大,也正需要从历史文化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寻找到有力的思想支持、文化支持。 比如,从道德层面看,现在的许多经济问题都与道德沦丧有关。像匪夷所思的“地沟油”、“染色馒头”、“问题奶粉”,还有一些地区的水污染、环境污染,等等,早已从道德层面发展到法律层面,从道德堕落发展到触法犯罪,是道德丧失的极端表现。而有些人利用转轨经济的机制缺陷发了横财,居然成了名流并在公开场合宣扬他们的失德行为,并不感到羞耻,着实让人惊诧。 当一个企业如果是在失德状态下生存,它怎么能够长久地经营下去呢?又怎么能够希望它提供无害的产品呢?因此,对于当前的道德问题,有分析人士称,这是严重滑坡。其实不然,这是道德空窗期的反映,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旧道德和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新道德发生冲突并出现缺失与缺位的反映。这种道德空白,不仅表现在个人行为上,更是文化上的失落。 而从秩序层面看,新旧道德的冲突以及道德空窗期的问题更是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等等,都存在着让人困惑的地方。在农耕时代,天下为家,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都是构建在“家”的基础上的。政治以“家”为天下,经济以“家”为单位,生活也以“家”为主轴。所以老百姓的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边界比较模糊。 现在,在工业文明时代,特别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一切皆社会化,是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界定和清晰的个人与公共边界来加以规范的,因此特别强调公平、公正,强调契约精神。但是处于转型加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仍有许多地方在强调官本位,强调不对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就造成了边界模糊和多层次的秩序错乱。 而比秩序错乱更让人深思的是价值判断与标准的缺失。当道德标准都不清楚了,判断能力也受到了愚弄,还侈谈什么价值认同呢?更以什么为依据,从哪里建立真实可靠的价格体系呢?举个例子,现在茅台等白酒的价格高得离谱,且不说有多少假冒伪劣者,但以真货而言,正所谓“买酒的不喝,喝酒的不买”。这类白酒价格的飙升,与送礼办事的不良需求有密切关系。 一个房价、一个酒价,早已脱离了真实的供求关系,而沦为不良炒作的筹码。现在,这股歪风还刮到了艺术品投资市场。艺术品也开始沦落风尘,成为炒家的玩物。而玩物者不懂文化,不懂珍惜艺术的真实价值,文化人则又避之不及。此等市场乱像都是标准失落,秩序紊乱,道德出现空窗期的反映,也正是文化变革的前夜。 然而,在经济试图向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的更高层次转型发展时,拿什么文化来满足这样的需求呢?是简单地找一些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来糊弄人,还是下工夫,从中萃取有普世价值和当代意义的思想精华,并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形成新的精神、风尚与范式呢?这大有讲究。需要老老实实地从基础研究做起,构建新时代的精神大厦。 这很不容易。因为中国文化坠绪百年,当代世界又庞杂多彩,需要有眼力、有毅力、有主见,去辨析取舍,这都不是用浮躁的心态能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