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考”通不过的八菱科技,在时隔4个多月之后的“补考”中能顺利闯关吗?笔者对此心里没底。 “首考”之所以通不过,除了八菱科技首发时询价对象不够这一内因外,还与当时新股频繁破发、投资者“打新”热情下降这一外因有关。如今“补考”,“八菱”还是那个“八菱”,内因没有变化;市场依旧摇摇晃晃,外因也看不出有何不同。 但八菱科技选择再次上会自有其道理:经过长达10年的上市准备,好不容易才领到了上市批文。不管能否通过,先去参加“补考”再说。 笔者关心的问题不是八菱科技的“补考”结果,而是“补考”这种做法。按照现行规定,中止发行后可以重新启动发行(“时间窗口”内);发行失败后还可重新申请上市(“时间窗口”外)。笔者认为,这种跨度长、弹性大的新股发行方式弊大于利。像八菱科技,规定的询价对象至少20家,实际只有19家,这就好比考生只得了59分,因一分之差未能及格。在这种情况下,再给一次“补考”机会无可厚非,但须在规定的时间“补考”,且只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再不合格就不再给予机会。而不是只要在“时间窗口”之内,就不受具体时间限制,想什么时间考就什么时间考。这种由“考生”自己看市场脸色选择“补考”时间的做法,无疑会对市场稳定和行情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借八菱科技再度上会之机对现行“补考”法规进行重新规范已成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