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作为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不仅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与日益重视,更被某些上市公司玩弄于股掌之中。对于资产重组被沦为资本玩物的现象,监管部门有必要引起重视。
A股市场中,不乏频繁更换大股东与进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如A股第一只被暂停上市的苏三山A(即如今的四环生物),自1993年上市以来,历经七次重组,六次更换大股东,股票名称更是被更改了十次之多。虽然该公司重组不断,但其上市近20年来,业绩乏善可陈,也没有实现做大做强的美梦。反而在今年9月份,第一大股东的宝座再次易主。
*ST吉药是另一家因资产重组而“闻名”的上市公司。近四年来,该上市公司不断主动出击寻求重组方,而且,市场产生什么热点,*ST吉药的重组方向就指向哪。前几年房地产、煤炭类股票受到投资者追捧,*ST吉药的重组对象便是涉足房地产或煤炭的企业;更离奇的是当年钾肥类股票火爆,*ST吉药又上演了“钾肥”的闹剧。2008年股市出现暴跌,*ST吉药因为资产重组,股价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并且,其时*ST吉药第二大股东明日实业借资产重组的“契机”,成功在高位实施了减持。
在A股市场中,真正通过资产重组使其业绩出现稳定增长、能使投资者持续获得现金分红回报以及产生脱胎换骨变化的上市公司并不多,相反,因为资产重组产生的食利阶层与利益集团却不少。而且,由资产重组滋生的信息泄漏与内幕交易行为,却在市场中大行其道,严重损害了市场正常的秩序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资产重组的“护身符”,ST一簇这些股市“不死鸟”纷纷远离退市的游戏规则,退市机制亦被其边缘化。
笔者以为,尽管《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已经颁布实施,借壳上市等资产重组的门槛亦被提高。但对于资产重组所引发的种种弊端,监管部门切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