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处境在这个秋天显得越发艰难:作为最为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IMF多次强调人民币汇率“低估”,在最新的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短短数页的摘要,不惜两次点名中国应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承担更大的货币升值责任。而继伯南克、盖特纳等政要不断抛出施压言论之后,美国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更剑指人民币,欲将施压人民币直接付诸行动。此外,就连少数新兴市场伙伴也加入了施压人民币的国际阵营。 那么,这些倒行逆施会成为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导火索吗?客观分析一下,笔者以为不能。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空间较为有限。很多时候,市场感到不满足,并不是得到的不够,而是想要的太多。一些国家对人民币总有畸形欲望:他们并不在意人民币过去升值了多少,却要求不断继续升值。事实上,自汇改以来,人民币还未真正成长为成熟货币,就已在这种畸形欲望影响下体验了币值快速上涨的心路历程。根据BIS的数据,从2005年1月到今年9月,人民币对58种货币整体升值了16.42%。从绝对数值看,升幅已然不容小视,更重要的是,相对而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实力的积聚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利用IMF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11年间,中国GDP的全球占比上升了4.89个百分点,对应每个百分点的地位提升,人民币对58种货币升值了3.36个百分点,对美元则升值了6.19个百分点。而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同期GDP的全球占比上升了1.38个百分点,对应每个百分点的地位提升,印度卢比对58种货币反而贬值了10.12个百分点。再看看对人民币非议最多的美国,同期GDP的全球占比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对应每个百分点的地位下降,美元对58种货币贬值了5.09个百分点。 以上对比表明,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已低调地接受了较大幅度的货币升值,而其升值幅度更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地位变化;而印度却不愿、也没有承担起相对应的货币责任;至于美国,更是放纵美元过度贬值,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风险。此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人民币对58种货币的升值幅度要明显低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这也是人民币受到非美国家指责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结构恰恰表明,人民币同美元之间的瓜葛尚未彻底理清,美元不负责任的快速贬值给人民币带来了很多莫名烦恼。斩断愁丝,人民币迫切需要的不是升值,也不是贬值,而是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完善货币崛起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人民币不会因为不合理的国际施压而被动大幅升值。欧美国家和部分国际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大幅升值”的核心理由是,人民币汇率实际水平较大程度弱于其“真实水平”、“均衡水平”或“合理价值”。这三种不同说法实际都指向同一层意思,即崛起中的中国经济对应了一个潜在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凡偏离这个均衡汇率就是“不合理”的。任何学习过西方经济学的人可能都会本能地接受“均衡回归论”,毕竟,从斯密以来,均衡就像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但不得不说,均衡本身就是个不断被幻化的概念,之前被视作离经叛道的“非瓦尔拉斯均衡”也被渐渐吸纳到均衡的大熔炉里。更进一步,即便聪明的经济学家们用漂亮的不动点定理证明了经济体系中
“均衡”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方式必然是朝向“均衡”的,大部分时候,不均衡是常态,经济本身就平稳运行在不均衡的状态之中。因此,实际汇率不一定“理应”去贴近这个所谓的均衡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核心逻辑还未展开就碰到了哲学思辨上的第一重硬伤。 硬伤还不止于此。即便我们承认“均衡回归”是稳定趋势,也只有当均衡汇率高于实际汇率时,才能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结论。但遗憾的是,均衡汇率本身就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资产选择、自然禀赋等等理论都试图素描出均衡汇率的轮廓,但均未能让均衡汇率实实在在出现在市场上。因此,均衡汇率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均衡汇率测算本身就充满争议,用不同的方法去测算人民币汇率,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例如,高盛研究团队就曾于去年3月的月评中得出了“金砖四国货币都已高于其合理价值”的实证结论。普通的市场主体,可能并不知道那些放言人民币需要升值的经济学家们到底是用什么模型在测算均衡汇率,而越是貌似玄妙看不懂的东西,可能越不靠谱,刚刚过去的次贷危机已从衍生品方面给我们上了现实的一课。笔者曾用流行模型做过关于美元均衡汇率的测算,结果却让人啼笑皆非:美元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低估,按其理,也应升值。这意味着,以“均衡之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美国可能更需要用同样的尺子去量一量美元。“理”的背后,其实是“利”,联系到奥巴马政府5年出口倍增的计划以及危机之中欧美复苏对贸易贡献的高依赖,西方政要力压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诉求不言自明。因此,人民币不需要、也不会在这种无理的压力之下贸然大幅升值。 少数“友邦”总习惯于将人民币崛起等同于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横加指责,完全无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内生的渐进性,以及中国经济金融和谐互促的有序性,以至于人民币无辜地走向了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风口浪尖,走向了国际政策博弈的矛盾中心,走向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尴尬境地。但即便如此,真实要素的长期导向并不会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民币大幅升值依旧只是别有用心者不切实际的虚幻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