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航空史新纪录的“地沟油航班”,近日成功完成了由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兰萨洛特的首航。据悉,这架飞机在燃料中加入了50%的“氢酯和脂肪酸”,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然而这趟被贴上“环保”标签的航班却遭到了一些环保人士的抵制。(据10月10日《羊城晚报》) 英国“地沟油航班”翱翔蓝天,成为了变废为宝的明证。在国内地沟油回流餐桌顽疾久治不愈之时,监管部门不妨按图索骥,探寻整治地沟油的良策。 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过地沟油横行的情况。不法商贩把地沟油再加工后悄悄卖给餐馆去“二次使用”。追根溯源,正是微观个体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才导致了地沟油的使用乱象。 对此,日本政府的解决方案十分简单,即用比奸商高得多的价格回收“地沟油”,让地下交易失去市场。而德国等国家,则强行与餐饮企业签订“泔水回收合同”,由政府特批的公司统一回收地沟油。更为关键的是,发达国家还为引导地沟油的绿色使用广开大门。例如,德国对生物柴油实施了完全免税优惠,并强行规定主要交通干道只准销售生物柴油等。 行政力量对用油市场结构的强势干预,给生物柴油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其实,地沟油转化成生物汽油、柴油的技术早有突破,只是苦于制造成本太高而在市场上难显竞争优势。事实表明,通过堵疏结合的政府干预行为,发达国家已基本驯服了地沟油这匹不羁“野马”。恰因此,我国在治理地沟油过程中,除了必要的严惩举措外,也应当为地沟油开辟合理流出渠道。包括补贴地沟油绿色加工环节、减免生物燃料税费等举措当适时推出。 不过,因为生物燃料成本高企,更为关键的是其高举的环保大旗尚难服众口,“地沟油航班”是否会止步于此,各界颇多猜测。以我国为例,每年地沟油、下脚油产量总计约几百万吨,假设全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也就是一百万吨上下的总产量,更何况生物燃料所需的地沟油收购半径也只有300公里左右。所以,生物燃料的大规模开发还需倚仗玉米、大豆等含油脂的农作物。统计显示,2007年美国有25%的玉米被用于生物燃料。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了35%。由此,环保人士对“地沟油航班”产生抵触,是担忧其形成的示范效应会掀起生物燃料“应用热”,并由此衍生出飞机与人类在农业领域的“争食战”。 航空公司与环保人士在此番“地沟油航班”首航秀中的迥异态度,正是各方针对生物燃料纠结情绪的一次对撞。依此看来,“地沟油航班”能飞多久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