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危机束手无策。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如果没有应对危机的办法和措施、信心和能力,危机将会变得越来越可怕,越来越难以控制。
今天的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而欧美发达国家在危机面前却表现得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这样说,危机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经济、金融危机向信任和信用危机转变。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好信任降低、信心受挫的问题,世界经济前景将十分暗淡。
信任危机首先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处理这场危机中的碌碌无为,甚至还在不断地给危机增加“危险源”。从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来看,面对各种经济金融问题,发达国家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最重要、最积极、最有控制力的因素,发挥最关键的作用。但从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发达国家明显表现得软弱无力、束手无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令世界很失望,也逐渐让世界各国对发达国家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水平、态度和责任失去了信任。虽然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非常努力,也非常抢眼,但是,由于实力和影响有限,加之新兴经济体国家自身也遇到了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受阻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指望新兴经济体国家带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摆脱危机的困扰,让世界经济不再继续深陷下去,关键还要看发达经济体的表现,看发达经济体能否赶快走出经济低迷、债务危机的泥潭,不然,世界经济将长期低迷下去,而各种危机也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爆发。那么,发达国家和发达经济体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吗?能够让世界各国和人民重拾信任吗?
信任危机的第二方面表现,来自于美元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广泛质疑。美元一直作为世界货币,美国也一直试图通过美元称霸世界经济、控制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包括欧元、日元在内的主要币种,也曾试图挑战过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践证明,美元依靠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无法撼动。然而,危机爆发以后,美元却一反常态,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软弱和无能。而在美元的身后,贸易保护、债务危机、量化宽松等一系列与美元地位完全不对等、不协调的手段,让世界各国根本无法再对美元这一世界货币产生信任感,更别说指望美元拯救世界经济了。很难预测,到底需要多少国家、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美元重新苏醒过来。而苏醒过来的美元,到底还能不能让世俗重拾信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信任危机的第三方面表现,则来自于对国际经济组织能力和实力的不信任。进入工业化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经济组织,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解决贫穷问题、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化解世界经济矛盾等。然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这些世界经济组织的作用明显不足、实力明显不够、号召力明显不强,以至于世界各国不得不对这些世界经济组织的救援和化解矛盾能力产生质疑和不信任。相同的还有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行为,似乎显得毫无办法。如此境况,国际经济组织应对危机的能力还能获得多大的信任度呢?
信任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信心危机的发生。因为,不仅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信心也严重不足。可以这样说,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已经降到了历史低点,且呈继续加速降低的态势。目前的市场已经经不起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全球股市、石油、金属市场等都呈现出下跌的态势,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由于市场形势的急剧恶化,导致各国在政策取向上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和协调。这不仅来自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国家,也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化解危机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
如果说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中国充分发挥了地区政治领导力的作用,没有让这场危机演变成信任和信心危机,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危机的话。那么,今天的美国以及发达经济体国家,是否也愿意象当年的中国一样,发挥政治领导力作用呢?是否舍得作出一点牺牲,让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