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全国供应符合国Ⅲ标准柴油的日子,但是目前全国可供应相应油品的城市仍然屈指可数;当天也是全国实施轻型汽油车国IV排放标准的时间,但是相应的满足国IV标准的汽油却要到2014年1月1日才能在全国普遍提供。(《第一财经日报》9月21日) 按常理讲,油和车的升级原本该同步进行,但两者却总存在时间差。从我国2000年实施轻型汽油车国Ⅰ排放标准算起,这十多载中,每一次油和车的升级都会毫无意外地出现时间差。 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国I汽油车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施,而相应的汽油标准比汽车标准滞后了两年;国Ⅱ汽油车标准从2004年开始实施,而相应的汽油标准滞后了一年半;国Ⅲ汽油车标准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而相应的汽油标准实施时间为2010年5月1日,滞后1年零10个月;国IV汽油车标准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而国IV汽油标准实施时间为2014年1月1日,滞后两年半。柴油质量升级情况与汽油有异曲同工之妙。 油品升级总是“慢半拍“,一方面会影响环境和公众健康。试想,不对油品质量升级,只是对车辆排放标准做出更高要求,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多,不仅难以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而且对普通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在影响。英国和法国均有研究显示,居住在加油站和汽车站数百米范围内的成人和儿童,罹患白血病等癌症的几率数倍于对照地区。与此同时,也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今年五月,湖南岳阳近万辆汽车卷入中石化“问题油”事件就与油品质量具有较大关联。 至于“两桶油”总玩拖延战术,不仅反映了相关职能的不作为,将国务院通过的国家标准变成一纸空文,而且从更深层地反映了,我国油品质量升级困难的背后,与其说是石油企业的技术障碍,倒不如说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到底由谁来承担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是通过涨价让消费者承担,还是由国家财政补贴,抑或企业自行消化?在解决方案出来之前,油品升级无疑还将无休止地“拖”下去。 不过,从现在种种迹象来看,油品升级所带来成本增加,石油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涨价,让消费者来埋单。北京、上海和广州都曾由于油品质量升级而实施价格上涨。世博会前,上海在启用国IV标准93号汽油时,提价0.30元-0.40元/升。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市场上提供的符合国IV标准的93号汽油每升价格分别为7.85元、7.79元和7.89元,除了海南、西藏等少数有特殊油价政策的地区,三地的汽油价格每升比其他城市多出四毛左右。 在国外,一般而言,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和生产者面共同承担。对于我国来讲,我觉得,也应参考这种模式,中石化、中石油在上游开采领域赚取了大量资金,拿出一部分来补贴油品升级也是应该的。除此之外,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暴利税”
一部分可返还给垄断石油巨头,用作成品油市场化定价尚未全部到位的成本,显然,我们还可以用从石油“暴利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弥补这部分开支。只有明确了让国家和石油企业承担这部分成本,不仅让油品与汽车标准实现同步升级,而且也有利于节能减排,提升公众的健康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