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事件重燃开启民间公益诉讼希望
2011-09-22   作者:孙瑞灼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康菲溢油事件没有结束,康菲还将面临来自国家海洋局、环保公益组织、个人等在内的主体拟提起的相关诉讼。然而,现行法律中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却非常不“给力”,民事诉讼法修改时,讨论者们还在为谁能提起公益诉讼争论不休……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事件的屡屡发生,民间环保组织、律师等都试图提起公益诉讼,为受害者争取补偿、维护权益。然而,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消费者利益受损,公民个人或民间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都遭遇着种种困境。现行《民事诉讼法》将民事诉讼原告限定为“直接利害关系”当事人,这导致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社会团体不能提起公益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民诉法做出修改,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进行确认,可谓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其实,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民间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恰恰彰显了区别于一般民事诉讼的“公益”理念。以环境公益诉讼为例,它能极大地激发民间参与环保的力量。事实上,借助民间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来打击污染破坏环境行为,是国外环境治理中的一种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国外一些大的环保案例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环保组织的身影。他们或支持公民与环境违法行为做斗争,或对政府不利环境治理的行为提出抗议,或直接以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诉讼。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少得可怜,到目前为止不过五起,这无疑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巨大缺陷和悲哀。
  但是,究竟谁是提起公益诉讼的最佳原告,却值得思量。理论上讲,民间公益社团堪称公益诉讼最为理想的原告。民间公益社团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和利益中立性,在公益诉讼上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但是,必须要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群众参与公益诉讼的意识不高,特别是与国外的社会公益组织相比,我国的社会公益组织的经济基础往往比较薄弱,无法承当漫长的公益诉讼耗费的巨额成本。如果不考虑这一国情,简单地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恐怕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大力鼓励民间公益社团提起公益诉讼的同时,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作为补充。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部门,负有监督法律的实施和遵守的重任。检察机关有权力也有义务,通过诉讼等形式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但是,行政机关并不是公益诉讼的理想原告。因为行政机关是拥有执法权的综合管理部门,由其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打官司,难免有行使职权的嫌疑,也有行政不作为的之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公益诉讼或难追责康菲中海油 2011-07-20
· 环保公益诉讼难题有解了 2011-04-15
· 云南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案:输了官司 照样污染 2011-04-01
· 环境公益诉讼面临多重法律困境 2011-04-01
· 追踪云南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案:输了官司 照样污染 2011-04-0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