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债危机形势再度紧张,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出手购买欧元区“问题国家”的债券得到广泛讨论。笔者始终认为,从确保我国外需市场稳定,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战略来看,中国应该支持欧元区度过危机。当前适度购买一些欧元区国家的债券和资产对稳定欧元区形势进而防范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有好处。 但是,中国的支持并不能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问题。欧元区的制度缺陷最终还是要靠欧元区自己来解决。在诸多可选项中,当前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逐步加深欧元区的财政协调。否则欧债危机就会成为慢性顽疾,每到债务的还款付息日都会导致金融市场血压上升。 发行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有利于解决欧元区“问题国家”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对其实体经济发展有利,债务形势也能够慢慢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元区发行统一的联合主权债券,将在欧洲形成一个新的全球性国债市场,其规模将堪比美国国债市场,这是和欧元具有同样战略意义的大事。有了这样的欧洲国债市场,不仅能够留住欧元区内的现有资本,还会吸引新的资本流向欧洲。那时候不但中国会愿意更多购买欧元区债券,全世界的投资者也都会愿意购买。 关键的问题是欧洲的政治家们要有魄力和远见,需要政治决断。欧元区的存在符合区内各国利益,即使对德、法等大国也是如此。事实上德、法等实体经济有优势的国家,因为统一的欧元降低了贸易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让欧元区分裂、欧元消失不符合欧元区国家的利益。 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应该得到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统一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允许分散发债将充满风险。解决欧债危机的重要方向是从分散发债逐步转向某种集中发债的体制。因而中国应该避免走上从集中发债到允许地方政府分散发债的欧元区覆辙。 同时,欧元区也可以借鉴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欧元区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政策。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问题,以下几点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可能值得参考。 首先,要素投入的数量是决定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量的要素投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完美,但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该首先鼓励欧洲人民更加勤奋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高福利政策,才能过上充实、富足、稳定的生活。 其次,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消除贫困作为核心人权。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干涉他国治理或者穷兵黩武上,肯定会浪费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机会。 再次,把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稳定压倒一切。事实已反复证明,没有稳定,什么都做不成。非洲一些国家连年内战,落入贫困陷阱很能说明问题。前不久英国发生了严重骚乱,英国政府动用军队来平息,尽管自己揭露了西方“人权”的虚伪,但至少找对了方向。 最后,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硬件设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外,统一的中央财政能够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也很重要。如果能够发行欧洲联合主权债券,就会有充足的资本流向欧洲,从而欧元区就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对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翻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获取更多资本的办法,那就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来参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对外资的开放和欢迎态度,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举措。外国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了急需的发展资金,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外资流入也并未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恶化。因此,欧元区可以参考实施更加开放和友好的吸引外资政策,而不能走向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