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一方面跌跌不休,另一方面新股发行不停。这一现象被市场人士称之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统计显示,去年A股IPO公司达到340只,A股融资额高达1.03万亿元,而股市跌幅却“熊冠”全球主要股市。今年的情况同样如此,上半年IPO164家,A股再跌46点。
在国外成熟的股市里,每当股市低迷的时候,新股发行就会大量减少,因为卖方觉得此时市场估值过低不划算。那么,A股市场为何能违背规律,越穷越生,将新股发行进行到底呢?究其原因在于A股市场定位错误。
众所周知,A股市场是为融资者服务的。从A股市场开设之日起,股市就是为国企脱贫解困的试验田。如今的股市虽然已经告别了试验田阶段,但为融资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为了融资的需要,股市可以义无反顾地牺牲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只要股票能够发行出去,A股IPO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毕竟管理层的政绩是股市融资额度,而不是股市的涨跌幅,更不是投资者的盈亏情况。
另外,正是出于为融资者服务的需要,让融资者最大化地融资,监管者对发行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是列入监管范围的,通常也是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比如“包装上市”已成了A股市场新股上市的公开秘密,这种“包装上市”的本质就是欺诈上市。又如,允许券商既当保荐人又做股东,让保荐人投身到发行人的怀抱里,而且保荐人只荐不保,哪怕新股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保荐人都无需为此承担责任,或只是承担少许挠痒痒的责任。甚至就是出现了绿大地这种欺诈上市的公司,公司股票也不会退市。正是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导致更多的公司放手一搏,纷纷加入到新股发行的行列中来,形成新股发行持续兴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