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通胀能力CPI上涨就不可怕
2011-09-15   作者: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8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6%,环比上涨0.2%,冲上40个月高位,食品和居住继续充当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这个数据并不令人意外。今年以来,以猪肉价格为先导,食品类一直在持续上涨。从前8个月的统计看,除鲜菜外,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蛋和鲜瓜果等价格的涨幅多数超过了10%。尽管近期在政策和市场引导下,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却出现了轮番上涨的态势。最近,接过猪肉领跑的是鸡蛋,自6月底以来,鸡蛋价格一直在刷新纪录,导致食品类价格居高不下。在居住类商品中,由于房租和贷款利率不断抬升,加之居住类在CPI构成中的权重提高,居住类也成了CPI上涨的重要推手。
    必须看到,尽管消费需求是推高CPI的来源之一,但在这一轮CPI上涨过程中,消费需求只起辅助作用,不能说由于食品和住房需求大增,导致其价格连续上涨。事实上,食品需求总是相对稳定的,而从居住需求看,最近3个月的交易行为是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那么,CPI何以居高不下呢?
    CPI的亢奋,是宏观经济层面的折射。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上涨,抬高了粮食生产成本,进而抬高了CPI的底部,而且这个趋势仅仅是开始。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大力兴建保障房,既提高了房租和贷款利率水平,也为居住类商品集群提供了大批商品订单,其价格水平因此没有明显下滑。
    由此,CPI的连续上涨,诸如开学消费之类的季节性因素起的作用非常小。人们吃得贵住得贵,不是日常需求造成的,而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CPI?
    首先要请市场进行管理。比如,猪肉贵了,养殖户会主动补栏加大供应,供求关系就会得到缓解,从而让价格回落,政府无需过度干预。近期食品类价格轮番上涨而政府并未逐一发布政策引导,说明政府在依靠市场的力量自行调节。其次,政府应该重点干预违反市场规律导致价格上涨的方面。比如,混乱的物流导致了市场割据,加大了商品成本和百姓负担,政府就要管理。再次,对于受通胀影响过大的中低收入群体,政府需要加大补贴力度,保证这一群体生活水平不致严重下降。
    随着统计数据中翘尾因素的减弱,CPI在年内有所回落是可能的。但是,这不是重点。毕竟,CPI涨幅再小也是涨,对于百姓生活来说也是负担加重。重点是,承认CPI上涨中的合理因素,剔除不合理因素,并扎实提高百姓的抗通胀能力。有了这样的应对思路,CPI上涨就不可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抗通胀视野要扩展到资产市场 2011-09-07
· 抗通胀着力点移向了财政政策 2011-09-07
· [博客]玩收藏抗通胀 想法很天真 2011-08-26
· 玩收藏抗通胀想法很天真 2011-08-26
· 抗通胀 财政可以更给力 2011-08-23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