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澳大利亚经营的中资企业高管日前告诉笔者,有以下特征的项目“不能沾”:第一,中方是大股东;第二,企业由澳方管理,中方在财务方面缺乏管制权。
被问及原因,这位老兄答曰:“首先,上述合作形式会造成‘中方出钱,澳方花钱’的局面,成本难以控制;其次,澳方占股较小,责任也小,积极性不高。”他据此提出,对中方的“最保险”合作方式是,澳方股份占大头,中方股份占小头,且由中澳双方经营管理。他还特别指出,管理层全是中国人也不行,很多当地事务“搞不定”。
按照这种说法,不少在澳中国投资项目都“不能沾”,更不符合“最保险”标准。这种逻辑固然有以偏概全之嫌,却也体现出相当一部分中国投资者在澳无所适从、战战兢兢的心态。
一些中国企业反映,在投资环境和舆论环境方面,在澳打拼的中资企业仍然面临不少困境。
以矿业投资为例,笔者日前在矿业繁荣的西澳大利亚州采访时获悉,一些中国投资者在涉足矿业时带有很大盲目性,某些人甚至认为在矿石价格高涨之际,投资必然获利,因此在未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投资,往往造成风险失控局面。
西澳大利亚州发展部部长斯蒂芬·伍德(Stephen Wood)坦言,在矿业开发的热潮中,一些中介机构对某些中国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误导,给后者带来损失,也会损害当地形象。
他指出:“西澳并非遍地黄金,投资者在做决定之前,有必要对当地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状况、环保标准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做仔细考察,避免跌入投资陷阱。”
在被问及当地政府是否应当有所作为时,伍德说,在高度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在具体交易中的作用有限,中资企业自己需要在鱼龙混杂的投资环境中保持清醒。
除了“投资陷阱”外,媒体的偏见也时常置中资企业于舆论漩涡中。笔者注意到,某些澳媒体报道中资企业收购行为时,有意无意把中国投资与当地通胀高涨、环境退化、农民失地、国家安全受威胁等问题相联系。对此,中国驻澳使馆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商务官员指出,这种局面固然与一些中资企业不善于利用媒体有关,但是某些当地媒体的傲慢与偏见显然超越了新闻道德,中国国内某些媒体对中资企业在澳活动的过度渲染也加剧了这种不利局面。
这名官员透露,为了回避曝光率,一些中国企业把投资行为做得尽量低调,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无孔不入的中澳记者和充满误读的新闻报道。某种程度上,中资企业陷入了“消息捂得越紧,媒体报得越离谱”的怪圈。
当然,一些中资企业已经开始注意企业公关,力求既把好事做好,还把好事要宣传好。在中国光明食品集团8月底正式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75%的股权前夕,光明食品集团通过当地公关公司向中澳媒体广发请帖,主动安排光明集团高层接受采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光明提供的新闻稿极力避免使用并购、控股等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战略合作”、“互利的协同效应”等词汇,足见其努力避免媒体炒作和误读的苦心。
或许,在充满曲解和偏见的传媒资讯市场,为当地带来了资金、创造了就业、改善了基础设施的中资企业,只有善于借助传媒力量,大方展示自身价值,才能摆脱战战兢兢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