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爆发“货币战争”的传言甚嚣尘上,使得这个因同名财经小说而大热的词语再次被过度引用。但笔者以为,当前媒体报道中屡屡述及的此“战争”或许并非彼“战争”。 客观地看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情势,笔者认为,或许更贴近“以邻为壑”——围绕汇率的争议、贸易的摩擦,更多反映的是“后危机时代”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内部麻烦,政府间的呛声则来自选民政治下争取支持的外部作态。在此认识基础上,继续以“战争”思维观照现实将可能引发重大误解。 按照昔日小说作者的描述,“货币战争”系300年间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的主调,是国际金融大鳄及代言人翻手云覆手雨的阴谋把戏。但现实中,自2007年肇始,2008年深化的金融危机,已极大地挫伤了美国、欧洲乃至日本等世界经济核心国家的元气,重创国际市场的信心,消灭了欧美国家的巨额财富。欧美各国至今未能从危机阴霾中彻底走出。而西方国家的经济低迷,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压缩了新兴市场国家外需水平。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虚弱无力的状态。 以“货币战争”论中反面主角美国为例,从美联储新近披露的褐皮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美失业率一直在9.5%-9.9%之间运行。失业和收入低迷,导致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且,2010财年美国预算赤字已连续第2年超1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位。历经数千亿美元经济刺激和纠结许久的减税计划,如今的美国政府除了量化宽松,也即更快印钞以刺激通胀预期之外,并没有刺激经济的更多办法。 从现实情况看,已没有国家有操弄“战争”、牟取利益的实力和优势。广受追捧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各国政府眼里,更被寄托了多重目的:恢复市场信心、阻止本币升值、拉动国内投资、刺激通胀预期……而作为“货币战争”最重要证据的汇率争弱,其实仅是量化宽松的副产品。 直观上,各国在自利逻辑支配下启动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在引发系列矛盾:一是可能南辕北辙,政策一力重新投放流动性,很可能无助于重构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可能过犹不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预知“适度”投放流动性的阈值在哪里,流动性的过度投放难以避免;三是可能引发持久“贸易战”,在出口已成为各国恢复经济命脉的情况下,汇率争弱中吃亏的一方将寄望于通过贸易壁垒找回优势……如此往复,从悲观视角看,全球经济似永无宁日。 更糟糕的是,从两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日本来看,此政策作用最多体现在稳定市场,而不是刺激经济。作为日本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也并没有成功退出量化宽松的经验。这或许意味着,如今被牵扯其中的国家即使在互相踩踏后,也将可能面临前后失据、走投无路的窘境。 从务实角度出发,对承受操纵汇率最多指责的我国而言,一味抱怨“被暗算”、“被阴谋”毫无意义。当前,有关部门除了需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波动节奏,严守货币投放纪律外,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环境下,内外部因素推动商品价格走高所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生活成本大幅提升会直接降低居民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生活成本的提升与紧缩政策叠加,可能引发社群民生剧痛,乃至带来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再回头看“货币战争”这个伪命题。众所周知,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取胜而后得利,挑起和参与战争的输家将一无所有。如今,既然各国元气大伤,自顾不暇,谁能有挑起“货币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把握呢?从此出发,实施量化宽松过程中的摩擦或者龃龉,属于各国在自救时的因慌不择路导致的相互踩踏,和玩弄阴谋、翻云覆雨的“货币战争”并不是一回事。但无论原因为何,我们都既不该对汇率争弱这件事进行“战争”般的戏剧化解读,也不该任性地把所有国际经济领域的争议都贴上耸动的“阴谋论”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