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疯狂或是次贷危机前奏
2011-09-08   作者:张立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中国民间借贷之风愈演愈烈,大有重蹈全民炒房的覆辙,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在地方平台贷款风险与房地产泡沫之外,又生出祸及金融的新风险,已经有专家警告莫要出现中国版本的“次贷危机”。
  这种新的生利产业,是由货币数量紧缩政策造成的,他让一切需要信贷资源的中小企业遭遇资金困境。这种货币紧张导致了两种监管之外的借款途径,一则是“影子银行”体系膨胀,银行业大肆开展委托贷款、银信合作、信贷理财产品等业务;其次,就是高利贷风行,这也包括典当、担保以及其他民间借贷机构的繁荣。虽然至今未有具体借贷规模,但其动态的规模膨胀与利率不断上行是确凿无疑的。
  不断勒紧的数量控制、过低的存款利率与过高的民间借贷回报收益形成了较高的利差和较多的需求。起先高利贷不过是江浙一带中小企业比较正常的资金周转方式,但他惊人的收益开始吸引更多的人卷入。这一过程不断蔓延,从江浙向全国铺开;由富贾大户至普通百姓。甚至于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事薄利生产而投身放贷业务,这在A股半年报中得以公开;至于银行业本身,也或明或暗地将信贷资源流入民间资本市场图利。
  这种疯狂就如当年炒房一样引人注目,人们不断从起伏不定的股市退出涌入固定高收益的民间借贷,甚至有的家庭出售或抵押房屋参与其中。这显然是危机的前奏,尽管中国“影子金融体系”并没有像次贷危机前的美国那样,通过杠杆放大到惊人的地步,但是考虑到平台贷款风险与地产泡沫,一旦民间借贷体系出现溃漏,则会引起金融连锁反应。
  现有的金融风险是中国货币政策大开大合的结果,而金融政策又是要配合增长、刺激以及抑制通胀等政策目标。但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就覆水难收,而且情势日趋复杂艰险。因为货币政策的“大开”造成了地产泡沫和通胀基础,而快速收紧则吹起民间兴盛的借贷之风。现在若要降低民间借贷成本以杜绝高利贷蔓延,需要货币政策放松,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放宽信贷规模限制等。但是,中国通胀压力挥之不去,食品价格仍在走高,房地产市场也无松动,一旦放松货币,通胀与地产泡沫或继续膨胀。
  但是,若刹不住民间高利贷的风潮,大规模的资金链断裂与坏账可能成为首个攻破中国金融安全堡垒的地方。这是因为国际环境日趋恶化,中国制造业成本又居高不下,实体经济的利润逐被侵蚀,现有的企业借贷不过是维持脆弱的资金链条,如果宏观经济形势稍有恶化,企业盈利有了问题,信贷链条首被冲击,形成坏账。
  不过业界趁机要求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呼声更高,就是因为中国金融业控制过于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以及民间合法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才会挤压出不正常的民间资金需求与供给,并且冒着缺乏法律保护的风险。大力发展民间金融是必要的制度建设,但是,现在高利贷大有金融传销、全民放贷的气势,顾不得制度建设落后而为高利贷喊冤,必须优先制止高利贷的蔓延。
  但是,货币政策进退两难的现状又让监管部门无可奈何。放松必会刺激通胀,而紧缩则鼓励高利贷蔓延,两种前景都存在极大的风险。我们建议央行应该放松数量控制而提高利率,这样既可满足真正的信贷需求,降低民间借贷收益,又会防止地产与通胀反弹,只是可能会降低增长速度而已。总体而言,政府需要大幅削减投资性开支,将更多的财政资源转移到公共领域以及用于平台还款,进一步为企业减轻税负,并及时有效的改革金融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