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评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将资金投向理财市场和放贷市场。凭心而论,若没有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恐怕不少中小企业早已大面积破产。上市公司放贷举动虽然有违管理层的理念,但在当前时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银行信贷的有益补充。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本就应为股东谋求利益最大化,既然手头有点余粮,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投资于实体经济,或者认为投资实体经济的收益不如投资理财市场,那么其接济一下穷苦兄弟顺道赚点小钱也不是一件坏事。 说上市公司投资理财市场的是是非非,还要看其动机和效果。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如果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向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对于股东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同时还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对于国家也是一件好事。假如上市公司“务正业”,将多余资金不断投入实体经济,生产出更多的钢铁、水泥,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将会面临两种可能的。 一是实体经济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大面积破产,中国陷入严重的滞胀;二是上市公司生产出过多的产品销售不畅,出现大量的存货,宝贵的资金彻底搁浅,上市公司也加入资金困难的行列,不仅要通过再融资找股民要钱,还要和中小企业抢仅有的一点点银行贷款,难道这就是好事? 上市公司将宝贵的资金保留下来,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从客观上反映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当资金变成万分金贵的稀缺资源时,上市公司应该做的不是将这个稀缺资源消耗在边际产出并不大的领域,而是应该把这种稀缺资源让渡给愿意出高价使用的其他企业,这正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体现。1个亿的资金,如果让宝钢使用,也就是多生产一大堆钢铁;但如果到了江浙服装厂手中,那就是几家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购买原材料的资金。这些都是将企业维持下去、让工人有工作的关键因素。 “务正业”不一定是好事,“不务正业”也未必是坏事。不管人民日报如何批评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但在本栏看来,特殊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不务正业”或许是一个好事,管理层甚至应该鼓励更多的手头有“余粮”的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给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多赢的格局。 上市公司的本质,是为股东服务,灵活而不墨守成规正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智慧的体现,只要合法,为股东多创造些利润怎么就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