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火热,保荐人收入“水涨船高”。统计显示,目前内地市场74家保荐机构,1800多位保荐人,其平均年薪超过100万元。有机构在1800多位保荐人中选出最活跃的100位,据测算,这100位“精英”,去年平均年薪竟高达608万元,其中最低的258万元,最高的则超过2000万元。
保荐人如此高收入,让人羡慕不已。但羡慕的同时,不少投资者也提出质疑:高收入是否与高付出、高责任相对等,保荐人百万年薪究竟值不值?就在日前,当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落幕,保荐人上半年业务质量“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上市的209家公司中,不乏业绩“变脸”者,28家公司上市之初便宣告业绩“变脸”,而如果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同比数据来看,业绩“变脸”公司更是多达44家。从这份“成绩单”来看,这些高薪保荐人并没有尽到很好的职责。
所谓保荐,顾名思义就是推荐加担保。保荐人的工作职责,应是辅导和推荐企业IPO上市,对企业负责的同时,也要对企业规范运作、真实信息披露等进行持续督导,对投资者负责。然而,内地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是,企业IPO项目成功,才是保荐人获得高佣金、高收入的前提,否则只能“白忙活”。在这种情况下,保荐人大多与企业、与发行人“穿一条裤子”,在保荐过程中只荐不保,或者只荐难保,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只是和发行人一起将公司“包装”上市。而为拿到更高更多的佣金,也就不乏保荐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前景夸大吹嘘,甚至捏造事实、虚增业绩等。这也是众多公司新上市不久就遭遇业绩“变脸”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保荐人的高收入,是对市场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以牺牲部分投资者利益为代价的。笔者以为,当“保荐人百万年薪值不值”这一问题被抛出,引起投资者热议,这早已不只是回答“值”或者“不值”那么简单,而是对保荐人队伍建设、市场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前保荐人高收入下的不作为,监管部门理应及时查实,给予相关保荐人严厉惩罚,而不仅仅是黄牌警告。同时,如何改进保荐人的薪酬结构,将其收入与市场责任挂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