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界发生的不良现象,正在私募基金上演。在公募基金里,一家基金公司全力做好某只明星产品,同时关闭申购,靠业绩提升该基金公司名气,以此带动其他新基金产品的销售已成为常规做法。而在私募基金界,如今也如法炮制地引进这一套路。 好买基金统计了22家有5只以上产品成立满一年的私募基金公司。在这22家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超过公司平均收益,占比近2/3,有6家公司首只产品近一年收益低于公司平均收益,唯有星石投资一家公司这两项数据基本持平。 这种“私募1期”领涨的怪现象,固然与不同产品有不同的投资风格有关,比如第一期产品风格稳健一些,而后来的产品投资上激进一些。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一些私募基金想借“私募1期”业绩领先树立好的品牌形象,以此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私募1期”业绩好对客户来说当然是福音,问题是和公募基金的明星产品一样,这些“私募1期”往往已经关闭了申购。对于私募基金来说,规模与业绩很难“两全其美”。业绩好了,申购资金源源不断,规模陡然增大,或者私募基金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狂发产品,不幸的是,习惯了操作小资金的很多私募,很容易掉进“规模上去了业绩掉下来”这一怪圈。这从历年的私募基金冠军接下来的一年“泯然众人矣”就很容易看出来。正因为深谙此理,一些私募干脆向客户关闭申购第一只产品,利用规模小、投资灵活的优势做好业绩,吸引媒体和客户的关注,在暴得大名中通过发售新产品扩大规模。 这种巧妙和隐蔽的营销手段对客户来说并非都是福音。“私募1期”业绩好,老客户当然皆大欢喜,只不过瞄着“私募1期”去申购新产品的客户就有可能当冤大头了。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一旦被新客户察觉,难免不用脚投票,此举不仅有损个别私募基金的形象,更有损于私募基金的整体行业形象。 为做好“私募1期”,他们往往集中核心资源,比如为了保证核心重仓股不下跌,让后发产品帮忙抬轿;或者对看好的股票让“私募1期”先行买入,其他产品跟进,最后“私募1期”又先行出货,落袋为安。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涉嫌操纵市场,客户承担额外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募人才进入私募行业,私募基金的“公募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投资上,一些习惯了听消息、炒题材和概念的私募基金经理慢慢走向价值投资,讲究资产配置,注重风险控制,这些公募基金界的优秀因子注入私募基金,对于私募行业的发展贡献良多。但在营销上,一些私募基金也向公募基金界业已存在的恶习看齐,“私募1期”现象即是一例。这种偷奸耍滑之术只会让私募基金蒙羞。对“私募1期”现象,确实该反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