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2011-08-29   作者:金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我国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积极应对,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等,迅速走出危机,2010年,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8月25日,全国工商联在京召开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论坛,会上发布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做出以上结论。论坛还发布了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1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
  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2010年规模快速扩张,盈利能力全面提升,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社会贡献更为突出。
  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50.60亿元,较2009年提高了14亿元;营业收入总额69849.32亿元,户均139.70亿元,同比增长47.48%;共有4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1851.76亿元的营业收入居于首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和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1786.24亿元、1562.23亿元和1466.9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位。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2009年的126家增至220家。
  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共有329家制造业企业入围,前5大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电气机械及器材、线缆制造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综合类。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的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有向重型化发展的趋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较2009年增加了23家,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钢铁企业重组政策,使钢铁企业的产能集中,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石油加工炼焦业、有色金属及冶炼及压延工业、采矿业等重化工业数量也有所增加;房地产业、建筑业、纺织业等入围企业减少。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快速发展的五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指标曾一度下滑,但是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克服种种困难,从危机中迅速恢复,至2010年,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五年来,民营企业500强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等指标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41%、31.16%和37.52%,在效益和效率方面已经恢复并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成长性。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民营企业总结经验、反思教训、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主动积极调整结构成为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最大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民营企业500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调研显示,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65.2%的企业采取了优化产品结构措施,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62.4%的企业采取加强品牌建设的措施,由产品生产向打造品牌转变。民营企业500强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有332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有244家企业的自有商标产品收入达到100%,比2009年增长16.75%。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77家拥有335个“中国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数量连续六年持续增长。数据表明,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效益较好,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分别高出500强平均利润率的0.49和0.11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500强重视自主研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有240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360家企业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创新,有89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27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专利成果持续增长,322家企业拥有471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43.8%;民营企业积极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一批在行业具有话语权的大型民营企业成长起来。
  民营企业500强核心技术和装备水平多居全国前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领先的优势企业。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440家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其中有183家企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方面,有389家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其中有145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民营企业500强主动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领域、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
  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62.8%的企业依据国家政策导向和自身发展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指引下,一批民营企业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民营企业500强中分别已有180家、149家和128家进入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三个产业,有47家、39家、39家和24家分别进入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民营企业将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愿望投身到这些领域。
  2010年国务院出台“民间投资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营企业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调查显示,民营企业500强进入垄断行业意愿强烈,未来三年,投资资源、能源等基础产业成为民营企业首选,其次为现代商业和物流、金融服务、政策性住房建设等,这些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发展迅速、并相对垄断的领域受到民营企业的青睐。
  3、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民营企业500强挖掘内部潜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
  调研表明,提高管理效率、强化质量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是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三项重要举措,分别有72.8%、66.0%和61.6%的企业实施了这些措施。
  4、积极调整区域布局,民营企业500强的投资向中西部或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
  调研表明,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6.6%的企业通过调整区域布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民营企业500强东西部差距缩小。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有388家分布在东部地区,比2009年减少17家,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占比也略有下降,其中浙江和江苏两省入围民营企业达到262家。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西部地区入围52家,比2009年增加18家,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占比分别上升到10.57%和11.88%。
  民营企业500强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上升,未来三年500强中分别有200家和160家企业拟在西部、中部地区进行投资,高于对东部地区的投资。向中西部发展既符合企业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发展需要,也顺应了国家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区域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5、积极“走出去”对外投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走出去”稳步发展,累计共有137家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投资企业和项目592个,海外投资额达61.7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4%,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事件明显增多。从调查看,民营企业500强海外投资方式多元化,以建立营销网络为主,从趋势上看,建生产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从事资源开发以及建设工业园区和承包工程等方式呈现增长态势。
  调研还显示,国务院“民间投资36条”的颁布,使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意愿增强,但是土地使用限制、行业准入壁垒、人才缺乏、项目审批难等与投资相关的因素对不少企业影响较大,民营企业希望真正享有平等的投资机会,期待政策的具体落实。此外,税费负担重、能源供应紧张、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也是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500强中超过78.8%的企业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已着手实施,体现了大型民营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理性思维、科学规划、扎实发展。今后,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坚实,由粗放分散发展向集约集聚发展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将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如何认识民营企业的本质属性 2011-05-10
· 广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竞争 2011-02-28
· 民营企业家下月聚首小平故里 2010-11-10
· 发展方式转型对民营企业意义重大 2010-09-03
· 民营企业500家规模持续扩大 2010-08-3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