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的轮廓与特征
2011-08-23   作者:孙伟平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伴随信息科技革命,电脑、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信息的特质和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意义的增强,对传统的社会历史观理论确立的前提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互联网日益普及,它对社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再结构”。这些因素构成了所谓“信息技术范式”,变革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塑造和“再结构”着我们的社会,导致新型的“信息社会”的来临。
    信息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相对而言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它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以信息科技(包括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社会,是信息、知识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社会。它具有以下基本轮廓和若干特征:
    首先,信息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是信息科技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重建或“再结构”社会的产物。信息科技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目前,信息科技已经成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技术支撑,成为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结构、自我发展甚至变革社会的基本动力。
    其次,虚拟实践与虚拟交往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实践、交往观,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场生存变异和活动革命。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虚拟实践、交往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人类在“改变世界”方面自由创造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自身、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一次飞跃,是人类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
    再次,伴随着创造性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信息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生产的支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提高;信息、知识等无形资本的作用日益突出,其重要性超过了金融资本、原材料和能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资源;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知识创新、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信息科技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并促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传统产业也普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生产、流通、销售等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经济活动的信息化、智能化大大提升。
    第四,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信息产业的崛起,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新的劳动与就业方式开始形成,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知识型劳动者“闪亮登场”,成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改变经济系统产出的显著变量。传统的雇佣方式受到巨大挑战,全日制工作方式朝着弹性工作方式转变,在家办公、自由职业、兼职等广泛流行,人们工作的自由度加大了,但劳动强度空前提高。同时,信息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数字鸿沟”日益加深,结构性失业、两极分化、社会排斥等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第五,在信息时代,新的技术、实践和经济基础导致社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面临挑战。在社会民主化、民众权利意识觉醒,以及媒体作用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组织管理结构正在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的分权式管理结构演变,普通大众将在和自己有关的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网民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日益凸显。基于信息时代的生活实践,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道德法律以及文化价值观也必然要发生变革,一种新的信息主义精神正在形成。
    第六,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升,日益拓展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它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普遍增加了人们自由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为人们的平等、自主、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当然,信息网络技术及其无批判性的应用,也可能导致种种反主体性效应,导致人的新异化。例如,由于掌握信息资源不平衡导致的“数字鸿沟”,催生了大量的信息穷人;由于“技术的专横”和不当利用而导致的政治上“被边缘化”、被操纵等。必须深入研究信息社会的新特点,确立人是目的的信息社会建构原则,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规律、新路径。
    可见,信息社会具有异质性,它不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是一个与工业社会有着本质区别的最新技术社会形态。当然,信息时代尚“在路上”,信息社会尚未在全球真正实现。它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信息化不断增加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值得我们一再重申:未来在人民群众自己手中,责任在人们自己,一切取决于人们自主的创新和建设。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作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