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商业运作要慎重
2011-08-19   作者:王志彦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今天你洗鼻子了吗?”也许有一天,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习惯会发展到将这句话作为问候语,但至少在今天,洗鼻不管从传统观念还是医学专业角度来说,都很难让普通大众接受。因此,当上海气象局推出“洗鼻指数”,作为公共服务创新的一项举措时,舆论哗然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其实,在一片争议声中,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气象部门有一种可喜的变化,那就是从“闭门报天气”到“开门办气象”,积极推出各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指数,就是一种趋势。而且事实上,气象局此前推出的“洗晒指数”、“洗车指数”,都受到了市民的好评,成为百姓生活的“帮手”。要知道,气象预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如果“关起门”来搞气象,与普通百姓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为气象部门的革新精神叫好,这也是很多政府部门,尤其是服务类行业应该学习的。
    然而,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这里的关键是,对于公共产品的定位和运作要慎重,否则就会陷入“被利用”的泥淖,丧失公共产品的权威性。不可否认,公共产品的创新和运营需要市场的力量,这也有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共同发掘需求,开发产品。但是,商业化运作不等于让位于商业利益,走市场化营销之路也不意味着“让资本肆意地说话”。有报道说,在推广“洗鼻指数”的现场,始终有一个洗鼻器生产厂商的身影,甚至气象局也不避讳地宣称,“洗鼻指数”的出台正是与该厂家合作的结果。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让市民反感,对公共产品的属性产生疑问。
    如果说,仅仅是反感,那市民受到伤害可能仅限于“生气一场”而已。但更大的问题是,公共产品还有一定的指导性,很多市民会“照章办事”,因为“这是气象局说的”。如果那样,产生的后果就难以想象了。目前,已经有权威的耳喉鼻科专家站出来表示,人体的鼻腔不宜经常清洗,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大大伤害身体。我们不清楚的是,在推出“洗鼻指数”之前,有关部门有没有听取过医学专家的意见,或者说有没有充分听取各方的声音。至少从目前的社会反应来看,有些声音被忽视了,而有些声音被过分地放大了。
    其实,不仅仅是气象产品,像慈善基金、希望工程等公益类项目都存在如何慎重推进商业化的问题,否则各种丑闻和争议也许会让创新之路“半道而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公共产品合理涨价不能寄望于“市场化” 2009-11-19
· 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化边界 2007-11-16
· 尽快纠正“恶”的公共产品定价机制 2007-03-2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