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之一,中央政府和各地出台了许多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在政策扶植下,从2004年到2010年,短短7年间,中国动漫产量跃升50倍,超过美、日、韩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但是,相对于这些好看的数字,荧屏上并没有多少好看的国产动漫作品。我国动漫产业“大而不强”问题凸显,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事实上,动漫产业的繁荣,绝不是靠补贴能补出来的。目前各地扶植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数量不可谓不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政策实施的效果却并不容乐观。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产业发展粗放化,陷入GDP迷信式的“分钟数”崇拜;产业布局和链条不合理,制作、宣传、播出以及衍生产品缺位或脱节;忽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遏制了动漫产业的整体创新等。补贴政策的推进,还滋生了补贴寻租——哪些地方政策补贴多,动漫企业就往哪里流,结果演变成补贴大比拼。在各地的播出补贴政策中,能在央视或省级电视台播出,每分钟可补贴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动画公司粗制滥造甚至抄袭一些动漫作品,免费或者低价在电视台播出以骗取补贴,甚至出现了电视台与公司分成的现象。 动漫产业的扶植政策需要及时调整,补贴政策要侧重对高质量动漫产品的支持;一味追求数量上的“繁荣”,对低层次甚至抄袭产品的默许,只会导致我国动漫产业畸形发展。当前,动漫产业生存靠补贴、生产为补贴的现象亟须改变,充分发掘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至关重要。 动漫产业的繁荣,首先要从内容创新抓起。我国历史积淀深厚、地域文化多元,拥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日本的《钢铁三国志》、《七龙珠》等作品,都是基于中国的传统故事。可见,我国并不缺乏产生好作品的土壤,关键是能不能找到好的创意、写出好的故事、设计出好的角色,做出有丰富内容的精品。 动漫产业的繁荣,还需要丰富所面向的受众群体。在国外,在各个年龄层都有广受欢迎的动漫作品。动漫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也可以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拥有广泛的受众。我国“70后”、“80后”群体对动漫产品的接受程度并不低,所以,国内动漫企业应该转变创作观念,不应只关注低幼人群,而是要找到贴近各个年龄层的主题。 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目的在于保证幼稚产业顺利度过萌芽期,而且也只能在萌芽期才能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繁荣我国动漫产业,归根到底还是要开阔视野,主动拓展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