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低估,一直是西方媒体的“主旋律”。其中最大的始作俑者,大概就是《经济学人》的“汉堡包经济学”。今年是“汉堡包经济学”诞辰25周年。《经济学人》却借此之机出来修正了自己的
“汉堡包模式”,称人民币并没有被低估。
1986年,《经济学人》别出心裁地发明了“巨无霸指数”,来衡量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其实,货币实际购买力早就被注意到。各国的GDP都可区分为按美元价值计算和按购买力计算两种口径。但是,《经济学人》作为媒体,有把经济术语通俗化的神通,干脆推出了“巨无霸指数”。其根据是,麦当劳在世界主要国家都有分店,而且经营的又是平民食品,其价格很能反映民生。把麦当劳统一规格的“巨无霸”汉堡包在各国的实际售价按官方兑换率折合成美元相比较,一下子就能看出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各国货币的兑换率是被高估还是低估。比如,大汉堡在美国的平均售价为4.07美元,在中国的平均售价折成美元为2.27美元,便宜44%。如果仅按此估算,人民币就被低估了44%。如此简明扼要的展示,自然让一般公众、媒体、政治家印象深刻。“巨无霸指数”,一度成了各国压人民币升值的理论基础。
但是,时隔25年,《经济学人》率先出来改口。该杂志发现,发展中国家或者崛起经济,按照“巨无霸指数”计算货币价值都被远远低估。这难道是大家都在操纵汇率吗?三思之后,《经济学人》提供了解释: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消费高,自然推高了工价、物价、房价等等几乎一切的价格,价格高是发达的标志。把各国人均GDP和物价水平比较,可以看出这种清晰的规律。美国的大汉堡比中国的贵那么多,可能是因为人民币被低估,更可能是因为美国的人均收入比中国高十倍。所以,一国货币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必须由“大汉堡指数”和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两个因素来衡量。于是,《经济学人》将“巨无霸指数”作为纵轴,用人均GDP作为横轴,制成一个坐标图,以演示各国币值的合理性。
根据这样的模式重新计算,结果颇有些戏剧性的变化。人民币仍然略被低估,但低估的幅度仅为7%,远非许多经济学家计算的20%-25%。要知道,决定币值的因素非常复杂,很难一切都严丝合缝。所以《经济学人》断言,人民币价值基本上在合理范围之内。更有意思的是,按照这个模式,美元、日元、英镑都有些被低估,甚至被低估的幅度比人民币还大。与此相对,欧元对美元则被高估了36%。
这些新的计算是否靠谱儿呢?以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巨无霸指数”在25年前其实就很靠谱儿,今天修正了以后,仍然很靠谱儿。想想看,25年前中国的物价确实比美国便宜得多。中国老百姓的月工资到美国吃顿晚餐就没了。现在如何呢?我看了许多在中美之间来来往往的中国人,他们不再大包小包地给在美国的亲友带东西,而是到美国疯狂购物,把行李箱装填到极限后满载而归,连声说美国的东西真便宜。你如果不用“巨无霸指数”而用“名牌指数”来衡量,美元对人民币的价值肯定被低估了很多。
但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依然是个长期的问题。为什么?因为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物价就高,“大汉堡指数”要相应提高。毕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不过,如果美元随着此次经济危机特别是标普降级而大幅度贬值,那么,美元被低估说不定会成为日后更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