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8日)中国股市暴跌,上证综指收报2526.82点,跌99.60点,跌3.79%,成交1176亿元;深证成指报11312.63点,跌389.13点,跌幅3.33%,成交972亿元。这样的暴跌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不少人认为,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是造成股市暴挫的主要原因;中国股市随外围股市下跌理所应当。还有一种看法是,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更糟,所以中国股市跌得还不够。 我认为,上述看法存在严重偏差:首先,中国经济所依托的发展基石并未发生重大改变。美国欧洲经济走坏影响外需不假,但中国输出的产品多数是一般服务产品。即使中国人力成本提高,产品也仍然具有价格优势。而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到欧美危机冲击的幅度有限,这一内生性驱动仍将支持经济规模继续扩张,这也是内需拉动和投资拉动的核心驱动力。其次,中国市场过去是、现在还是世界经济的“救火队员”,各方面利用、拓展中国市场的动机,将因欧美市场的相对衰落而加强。中国风景可能出现相对的“独好”局面。第三,中国经济调节能力强,不平衡的区域结构可以帮助中国抵御外部危机的冲击,而不必过多依赖外部救援。 在看清这三个基本逻辑之后,我们还要看清一个大的趋势,世界经济的重心在悄然移出美欧,向中国漂移。尽管这一进程缓慢,遭到巨大阻力,也会有反复,但这种漂移不可阻挡。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阻止这种漂移的力量会怎样做。他们利用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干扰中国的自我发展,通过国际规则争夺中国的利益和潜在利益,不惜制造地区政治冲突甚至战争、以冲突调停者和战争主导者身份巩固美元地位。他们正在这样做。 我深知,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当中,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决定自己的事务,合作是上上之选。我们当然首选合作。但是,如果美欧内部没有危机,这种合作就会欧美为主,中国是配角身份。而欧美有显著危机,中国的主动性就必然强一些。这恰是此时中国的优势。所以,此次危机爆发,是利空之中有利好。如果处理得好,利好的成分还可能更大。 中国经济社会来到了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转型关口,但是,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等问题比较突出,并不能遮盖国民经济总体良好的运行状态。经济仍然处在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继续向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增加。下半年 CPI
增幅趋缓、经济增速减缓恰是宏观调控所要的结果。 中国经济并不会因此次暴跌而真的变坏,继续依靠内需、主要依靠内需发展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并且,这次危机也更加警醒我们,要加大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的分量,坚定主要靠内需拉动增长的决心。尽管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还十分艰难,但趋势已不可阻挡。外部危机为转型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中国上市公司依然是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一基本判断也不会因金融危机的演变而改变。那么,股市暴跌近100点,更多地应看做是投资者对于利空因素的过度反应,而不是经济局势发生骤变的证明,也不是可能骤变的前奏。当此之时,参与中国股市的各方应当保持冷静,保持信心。管理者应当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善用当前重大机会,把经济转型和壮大中国金融证券体系的历史任务完成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