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东航、南航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纷纷宣布,将自8月2日零时起(出票日期)上调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由调整前的每位旅客140元调整为150元,而800公里以下(含800公里)航线的燃油费标准未作调整,仍为80元每人。(新华社8月1日) 据说,燃油费之所以敢于擅自上涨,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发改委制订的《关于推进航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燃油费将与航油出厂价一同联动,而且是每月联动一次。有了政策上的依据,燃油费迫不及待地涨价,自然就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问题并不在于燃油费此次该不该涨,虽然目前国内国际的油价走势,都不足以导致燃油费的上涨,真正的问题是,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降少,或者更准确一些说,国内成品油价格是该涨时必涨,该降时不降的大背景之下,得到了发改委上方宝剑的航空公司,自然有了想涨就涨的底气。 所以,尽管发改委的这个通知也明确表明了国际油价下调时,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也可能随后下调,但若是看看国内成品油价格近几年的基本上涨走势,我们大体上会明白,所谓燃油费随着国际油价下调而下调的设想,是多么的不着调,又是多么的脆弱。一个旨在向成品油价格看齐的燃油费价格新规,恐怕必然与颇受抱怨与质疑的成品油价格一样,持续着涨多降少的惯性。 石油巨头与航空公司这些超大型的国企,产品价格如何涨,按照什么规律涨,是有明确规定的,但如何降,按照什么规律降,相关规定却是模糊不清暧昧不明,让公众迷惑不解。 可以这么说,燃油费此番的逆势上涨,再度让我们看到一些国企的贪婪面孔,也再次见证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离开了国家的相关政策,那些所谓业绩突出的国企,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它们之所以能在经济萧条时,依然保持着利润的高增长势头,恐怕与高度垄断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 缺乏真正的竞争力,而只会利用国家政策来打国内消费者的主意,这样的企业若是放在国外,一定会被认定是可耻的企业,但在我们这里,它们却在政策的护佑之下,高举起想涨就涨的大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