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了。虽然信息发布面还不广、线还太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但至少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表明了红十字会希望以公开透明重拾信任。特别是,考虑到红十字会规模大、“欠账”多、技术能力不足等因素,公众也需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空间。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平台的上线,正是公众倒逼的结果。而中国红十字会身上所背负的质疑和期许,也是整个公益界困境的缩影。 民政部2006年颁布的《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规定,“公募基金会组织募捐活动的信息”等应该公开。实际情况却是,全国慈善基金会超过2000家,许多连官网都没有,有些地方基金会甚至不公布年度报告,更遑论财务报告了。 长期的不透明,耗损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更伤害了公众的公益热情。从最近曝出的几起事件,可以看出公益界与社会的“对立困局”:一边是公众慈善意识、权利意识的提升,另一边却是慈善组织公开透明的缺席;一边是社会慈善需求的扩大,另一边却是公众不信任感的增加。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红十字会迈出的这一步,也可被视作中国公益界未来的方向性选择。 公开透明是为了接受监督。只有将善款的募集使用放到阳光下,逼捐诈捐、暗箱操作等霉变才会消除,捐赠者才会安心,信任才能重建,慈善文化也才能形成。何况,这也是对慈善机构的一种自我保护。否则,就将如香港红十字会秘书长所说,“一次意外,足以致命。”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垄断型募捐”的模式也必然要走向竞争性的“募捐市场”。透明度将直接影响公众、企业家乃至政府“购买”执行者的信任度,也将直接决定善款涌入的数量。一旦公众成为选择的主体,就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整个慈善事业的成熟。 这样的市场选择,已切实地摆在了慈善机构面前。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挑选2亿元善款执行机构时,把透明度、执行力作为首要标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依靠捐款发票与受助人反馈,以透明互动撬动逾1.8亿元善款。 在这个市场中,透明度也须有“质量保证”。信息披露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区分层级,厘清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界限;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权威性需要引入独立第三方进行审计。因此,中国红十字会乃至整个公益界的信息披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公众从不缺少慈善的热情。当网友以微博为平台给山区孩子送上“免费的午餐”,当团购形式的“聚蕉行动”10天销出500多吨滞销香蕉,我们能看到这种热情的激活和释放。只有全方位的公开透明,慈善机构才能重树形象、重建信任,否则必将为这种热情所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