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又曝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倒闭潮的消息。虽然对于是否形成了倒闭之“潮”还有一些争论,也许从数量上和比例上来看,还远没有到可以称为潮的地步,但是目前中小微企业的诸多困境是确实存在的。 在2008年前后也曾经发生了类似今天这样的事情。但那一次后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信贷放水、4万亿投资等刺激政策给挽救过去的。那次信贷放水和投资的大干快上,虽然短期内解决了经济下滑的问题,但是造成了严重的包括高铁在内的投资泡沫、通货膨胀等负面东西,如今面临结构调整、信贷不再扩大宽松等经济和金融环境,不可能再通过信贷大扩张、投资大膨胀的方式来解决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困境问题,所以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要另辟蹊径。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融资难、汇率波动导致经济风险增加以及“招工难”等问题。对于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体制和二元信贷环境的存在,一些中小企业想在可见的未来得到正常的、低廉的融资便利还是不可能。把融资的渠道寄托在民间信贷上,短期救急是可以的,但长期靠民间融资,无异于慢性自杀。目前发达地区的民间借贷月息有5%的,甚至有30%的,换算成年率,就是60%甚至是360%,没有什么中小企业可以长期承担这样的利率。 至于汇率问题,基本面情况决定人民币对美元长期来看都会处于强势。所以把企业生存寄托在汇率逆转上,也是不太现实的。同样,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长期被有意的压制在极其低廉的水平上,近年来虽然官方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面对物价和生活风险的不断上升,过去的那种低廉的工资已经难以保证劳工简单再生产的需求,因此中国劳工的工资水平未来仍然有数倍上涨的压力。最近沿海的一些企业,即使是工资提升30%左右,也难以招收到足量的工人。按照目前沿海地区普工1500元~3000元左右的收入水平,由于面临很大的劳动强度和很长的工作时间、较差的生活条件,所以这个工资水平已经属于较差的。由于物价问题以及长途往返的成本,沿海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对于内地的劳工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在未来的数年甚至十年内,如果不连续的大幅度的提升劳工的工资,“招工难”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所以说,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在旧有框架下是难以解决的。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困境,要么在创新上开辟新天地,要么在地域上走出新天地,其中后者,不失为一些在技术创新上没有优势的企业的可以尝试的办法。走出国门,把企业开到东南亚、南亚、非洲,甚至是欧洲、美洲、澳洲都是可以考虑的。 目前中国产业对于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已经形成了优势,所以可以形成梯度的转移。目前上述地区的工资水平已经明显的低于中国,如果企业迁移到这些地区,人工成本问题自然就会缓解。虽然走出国门可能会面临着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一些障碍,但是由于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障碍比较容易克服。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那些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也有生存空间,如餐饮业、修理业、洗车业等等。 至于说中小企业规模小,没有条件走出国门的问题,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台资、港资大量进入内地,其中就不乏中小企业,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非内资的中小企业在内地运营。如果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出国门,结合当地的市场,甚至是面向国际市场,也仍然有生存之地。 所以,既然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之困,而这些困难在可见的时期内又无法解决,不妨走出国门去闯天地。历史上华人白手走出国门去闯江湖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的不乏其人。现在全球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会有容纳中国中小企业的机会,困难中的中小企业不妨出去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