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也要“接地气”
2011-07-27   作者:刘刚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传统制造业为“浙江传奇”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未来三十年,浙江经济的进取必须依靠新兴产业。在当下的浙江,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全社会共识。
  但问题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发展新兴产业?换言之,浙江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在哪里?
  这并不是一个务虚的问题,而关系着浙江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方向和未来。
  毋庸讳言,与广东、江苏相比,总体上,我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统计显示,广东、江苏的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已超过3万亿元,而浙江只有1万亿元。显然,要赶上甚至赶超这些先进兄弟省份,浙江必须走得更快,而要走得更快,就必须有匠心独运的新思路。
  在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中发展新兴产业,就是这种新思路,最起码也是其中之一。这也正是“家和”等我省物联网企业的探索带给我们的主要启发。
  这启发就是,尽管存在认知上的差距,但是物联网与传统制造的实际“距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遥远,有时甚至仅仅相隔了一层“窗户纸”,触手可及。问题就在于,双方如何缩短认知差距,建立结合机制。
  从“家和”的实践来看,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首先要以更长远的考量看待和认识与物联网的结合,要舍得付出、敢于付出。须知,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言,绝不可能“天上掉馅饼”。物联网企业也要放下架子,先进技术不代表就是现实生产力,物联网愿景纵然无比美好,但也只能循序渐进。而双方都必须懂得的一点是:一定要利益共享,绝不能一方“吃肉”,另一方“喝汤”。唯有满足上述基本原则,“恋爱”才能成功,结合才能“结果”。
  物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结合的发展路径,还有一个重要启发价值,即: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重新认识浙江的传统制造业优势。
  关于传统制造业,这些年各地都在高呼转型升级。这本没有问题,但在实践中,却产生出了另一种倾向,即把传统制造业视为包袱,一提转型升级,似乎就只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一条路。浙江传统制造业发达,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背负了更沉重的转型升级包袱。
  但物联网与传统制造的结合实践和前景表明,上述观点其实走入了另一种极端。传统制造的确面临转型升级,但强大的传统制造本身也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落实到物联网的发展上,传统制造强就是一种发展优势,因为它既是物联网改造的对象,也是物联网赖以生存的土壤。
  而不仅仅是物联网,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有着与传统制造对接的理论和现实空间,都能在对接中迅速做强做大,并实现整体经济的焕然一新。
  新兴产业也要“接地气”,这就是结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出路调查 2011-07-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中国制造”转型 2011-07-08
· 上投摩根杜猛:待机布局新兴产业 2011-06-24
· 商务部: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06-20
· 上投摩根:新兴产业“钱”景广阔 2011-06-17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