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坐坐地铁再拿主意
2011-07-26   作者:何苇杭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地铁人满为患,表面上看是超载问题,存在安全风险。但造成这一表面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旺盛公共交通需求与当前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各地对公共安全的重视和反思。日前,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强调,地铁要严格落实车厢不超载、电梯不满荷等“四不”要求,加强地铁车辆追尾防控等工作。
  禁止超载不仅能够为公众提供宽松舒适的出行环境,也能化解超载带来的隐患,提高安全系数,看起来是一个保安全的“良方”。但是,任何理论和想法都不能生存于真空之中,不能忽视所面对的复杂而严峻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走进地铁、融入人群之中去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地铁人满为患,表面上看是超载问题,存在安全风险。但造成这一表面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旺盛公共交通需求与当前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治本之策应该是大力增加公共交通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比如加快地铁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升级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运输效率,也就是要在各个方面做“加法”,从根本上缓解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为公共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这方面的功课没做好,片面地搞“限”字当头,虽然从主观愿望上是为了安全,但在现实执行中可能举步维艰,甚至适得其反。首先,“禁止超载”的可行性需要打个问号,禁止超载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能不能制定出百姓既认可又有效的措施?如果还是只让老百姓来承担安全成本的老路子,注定行而不远。
  其次,“禁止超载”的安全性更需打个问号。“禁超”之后,地铁列车的压力是小一些了,增加了安全系数,但风险并未消失,而是转移了,一是地铁车站内会更加拥挤混乱,踩踏等事故危险增大;二是客流从地下分流到地上,加剧公交车的超载程度,同样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从系统论的眼光看,地铁“禁止超载”采取“堵”的办法,虽然是局部调节,但却会引发连锁反应,改变目前巨大客流的运行状态,但又不能提供更好的流通渠道加以疏导容纳,其结果不仅是措施本身顾此失彼,更大的危险在于“一弊未除,又兴一弊”,产生新的公共安全隐患和不可预见的风险。
  公共安全反思,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如果为了安全而硬保安全,而不考虑和破解危害安全的实质性问题,最终也不可能保障安全。如何制定科学、周全的治理方案,拿出切实可行、深得人心的实施举措,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能力。或许,决策者不妨先试试不少网友的建议:“多坐坐地铁再拿主意。”相关报道见昨天A04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地铁不超载,这事有点悬 2011-07-26
· 上海地铁3号线一部奥的斯电梯发生停运事故 2011-07-11
· 沈阳第二条地铁年底通车运营 2011-06-27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