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输血”
2011-07-26   作者:刘利刚(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中小企业倒闭潮真的到来了么?
  诸多媒体报道,近期以浙江企业为代表,中国不少中小企业近期关门大吉。全国工商联也表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与此同时,近日公布的汇丰采购者经理指数(PMI)预览值也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50关口,滑落至48.9,创下28个月以来最低点。汇丰PMI的采样以中小企业为主,数据疲弱似乎也印证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
  但工信部表示,并未出现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的现象。不过,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确实“比较困难”。
  总体来看,一个共识是,由于货币政策从紧,中小企业正在出现“信贷饥渴”,导致步履维艰。
  如何看待目前中小企业艰苦经营状况,又应该怎样解决目前的困境?
  客观来看,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较低,信贷成本一旦上升,经营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由于底子不厚,如果资不抵债,很容易破产。
  这个问题,事实上在很多经济体中都很常见。中小企业违约率和破产率较高,也导致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时,往往显得较为谨慎。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困境,则带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在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天然的“所有制”默契,让绝大多数信贷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量,仅占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的15%至20%。按照中小企业的体量,这个比例显得偏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融资。但由于缺乏稳定的金融结构,民间融资也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一直都长期存在。在目前整体信贷偏紧的状况下,融资瓶颈现象变得更加严峻。如何解决这一困境?
  在提出解决方法前,先要提出两个问题,以防止“泥沙俱下”。
  第一,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其实并不紧张。以中小企业扎堆的温州为例,民间有大量资金。在过去很多年里,这些资金在房市、金市、煤市等市场上都展示了强大的力量。因此,简单认为流动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并不准确。
  目前紧张的主要还是银行信贷,这主要是受到了调控政策的影响。对于长期依赖民间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说,“银行贷款难”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这样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形下,也需要谨慎对待。
  第二,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生产,在任何一种冲击下,都可能出现大面积经营紧张。金融危机期间出口萎缩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就是一例。企业产品如果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肯定也较弱。一旦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政府、推给货币政策,也不是一种正确态度。接受一定程度和比例的企业倒闭,才是科学的态度。
  那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从根源上来讲,中国需要进行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创造一种更加公平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在根本的制度性改革难以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甚至考虑一种相对更为“激进”的制度,包括允许建立私人银行等等。为中小企业建立更加“草根”的金融机构的基础在于,与其让民间高利贷盛行,不如建立一种制度较为规范、受到相应监管、并借助于民间资金的金融体系。这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其破产概率。
  当然,从中小企业本身来讲,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强化融资和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市场机制中,资本仍然具有着强大的话语权。离开自身实力奢谈政策扶持,是不可持续的。
  笔者认为,日本的“经连体系(Keiretsu System)”值得我们借鉴。这个体系由一些龙头公司牵头,包含融资机构、供应商和制造商。其成员持有成员团体的股份,并且相互贷款,以及从事联合投资。这样一个互相合作的体系,能在短期内保证企业快速成长。经连体系减少了过度竞争,也有利于企业形成在某个行业的集中和规模优势。
  这样一个体系,是否适合中国的土壤,当然是存在一定疑问的。很多人会指出,由于合作性较差,让中小企业抱团可行度并不高。但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工业化的下一个大趋势必定是进一步整合。这就要求产业链分工更细,厂家之间也必须加强合作。
  笔者相信,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市场的力量会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制度和安排。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融资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创新,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有删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值得关注 2011-07-25
· 中小企业患上周期性“紧缩症” 2011-07-25
· 中小企业被逼“饮鸩止渴” 2011-07-2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