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刘鹤主持,刘世锦、卢中原、韩俊参加讨论
负责人:刘世锦
协调人:余 斌
执 笔:刘世锦 余
斌 陈昌盛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控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物价快速上涨态势有所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峰值临近,年内压力趋减。同时,经济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调,但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内。预计全年CPI涨幅为5%左右,经济增长为9%左右。
一些持续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下半年CPI降幅有限,CPI涨幅可控制在5%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在较长时间内物价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通胀压力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宏观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去年四季度以来,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强,CPI涨幅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平均上涨5.4%,6月份达到6.4%,创2008年三季度以来新高。本轮物价上涨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上涨之间的时滞关系明显改变。从历史经验看,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与CPI之间存在相对稳定关系,即M1平均领先CPI约8—10个月。在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M1峰值出现在去年1月份,目前已降低到12.7%的较低水平,但CPI峰值尚未确定,二者之间的时滞关系明显改变。因前两年累计货币投放较多,市场流动性规模大,货币流向出现结构性变化,同样的紧缩力度,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
二是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同步上涨。2004年和2008年的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价格相对稳定,二者相对价格水平明显拉大。本轮则有所不同。虽然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非食品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二者相对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前两次。说明制造业工资上涨已向服务业等领域传导,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已经通过价格调整在各个行业都有所体现。
三是上游产品价格向中下游传导力度加快。去年8月份以来,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的回升,很快导致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生活资料以及非食品消费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由于企业原材料库存调整速度加快、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中下游产业及流通环节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对于本轮物价上涨,党中央、国务院预见早、行动快,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效果逐步显现。CPI峰值有望在近两个月出现,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逐步减弱。
首先,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从当前货币信贷、汇率和资金供需情况综合看,货币条件已经由“宽松”转入“适宜”,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明显改善。
其次,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在前5个月CPI涨幅中,翘尾因素推动了3.0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8.7%。6、7月份翘尾因素分别为3.7和3.3,8月份后明显回落。
再次,随着蔬菜、水果等价格的季节性回落和流通环节的综合治理,3—5月份以来食品价格环比连续下降,食品价格过快上涨态势得到一定遏制。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特殊灾害天气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总体可控。
最后,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元短期反弹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下降,输入性因素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
在看到上述有利因素的同时,一些持续推高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下半年CPI降幅有限。目前国内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将常态化。5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0.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4.3%。近期生猪和鲜肉价格已经超过2008年高点,6月第四周猪粮比价达到8.16∶1。考虑基数影响,下半年猪肉价格涨幅或略有回落,但全年将维持上涨态势。仅猪肉价格一项,对全年CPI上涨的拉动将超过1个百分点。从国际看,美国虽然暂没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但由于增长低于预期,失业率仍处高位,美联储继续维持低利率。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虽退出,不少到期资金还将用于购买债券,继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因此,美元指数短期并无持续反弹动力,大宗商品价格也将维持高位。
综合判断,全年CPI涨幅可控制在5%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必须认识到,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超量投放,为了处理好过量资金,要么采取超常规的紧缩政策,要么通过更长时间寻求平衡。显然,为了避免对经济形成过大冲击,多数国家选择了第二种方式。这就决定了在较长时间内物价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通胀压力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宏观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经济运行仍会在今年三季度后重拾小幅上行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左右。由于我国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等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重回“十一五”时期高增长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也不应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去年三、四季度以来,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通胀、增长预期推动,各行业增加原材料储备,扩大生产,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明显上升。去年12月份一度达到84.5%,超过了危机前的峰值水平。但今年以来,总需求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与销量增速放缓并存,逐渐推高库存。前5个月,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一直在22%以上。企业为消化前期累积的库存,逐步降低产能利用率。4月份后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正是工业企业降低产能利用率的直接后果之一。
如果说去年下半年是预期主导下的“主动增库存”,当前则是内需增长放缓下的“被动去库存”。在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增长放缓和投资结构性分化是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前两年保持较高增长,今年以来呈放缓态势。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累计增长11.7%,低于2001年以来12.3%的平均水平。其中,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高达26%的汽车销售,回落最为明显。5月份增速仅为13.6%,比2001年以来平均水平低2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分化。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房地产业进入“库存高企、量缩价滞”阶段,新开工面积明显收缩,投资开始有所回落。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可能加大。交通运输及仓储、电力热力燃气、水利环境及公共管理等投资持续下滑。从近五年平均水平看,这三项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6.2%,而5月份这一比重已下降到22.2%。其中,仅电力热力行业投资占比就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下降及其影响,需要高度关注,并进一步观察研判。
在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适度放缓,有利于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减轻物价上涨压力。短期库存调整和需求适度放缓,既是各类微观主体寻求平衡、促进结构调整的良性反应,也是宏观政策调整效果的初步显现。总体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支撑因素依然较强,经济增长的短期调整处于正常范围。
出口增长将达到2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今年1—5月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达到53.6%;一般贸易累计占比51.4%,超过加工贸易;集体和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32.2%。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这些都说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加快,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世界经济有所放缓,新订单增速下降,进出口增速较上半年可能出现一定回落。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对我对外贸易冲击有限。预计我国全年出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左右,占GDP比重下降到2%左右。
内需增长相对稳定。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总体稳定,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就业状况总体良好,近两年工资上涨幅度较大,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居民支付能力有所提高、消费意愿趋向改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很小。下半年商业性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回落,但保障房建设可多渠道筹资,为其按计划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将弥补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下降缺口。全年投资增长将达到23%左右。
我中心经济形势分析小组对39个行业的景气监测表明,目前景气回调幅度不大,尚高于200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但目前仍维持在2003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在汽车、纺织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的同时,钢铁、水泥等重要工业产品产能利用率仍处高位,并未出现系统性回调的迹象。
我中心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显示,经济运行仍会在今年三季度后重拾小幅上行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左右。但必须客观认识到,由于我国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求等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重回“十一五”时期高增长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也不应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