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具商达芬奇假进口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这件事对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由于其产品极其昂贵,那些动辄消费几百万、上千万家具的人,被稍微折腾一下,一来可能并不心疼。二来消耗的财力也只是其九牛一毛,最多是为其“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炫富式的消费交点学费而已。
不过这件事中有个问题值得重视。据媒体报道,有分析认为,该家具销售公司光是在2010年一年,可能通过这种先出口再进口的方式多拿了亿元以上的出口退税。
据说在家具行业,达芬奇之类的公司还不是一家、二家,甚至其他行业也有,有人说一些服装贸易商也有这么做的。那么,到底有多少税收这些玩弄出口游戏的商家拿去了?如果上述事实为真,这些大量的假出口实质就是国内老百姓辛苦所得被利益集团所骗,在国内税赋已经很重的情况,显然加重了民生困苦。
从此延伸,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问题多多,需要重新审视。多年来中国出口高歌猛进,其中有多少税收被退给了出口商?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4562.67亿元,同比增长29.1%。某券商研究人员分析,今年中国的出口退税额可能会超过贸易顺差。
中国的出口退税额没有必要这么高,出口退税范围没有必要这么大。出口退税本意是让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他国市场,该政策最初是为了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以更好地“创汇”。正是由于当初“创汇”是主要动机,所以企业是否盈利倒不是首要的目标,赚取硬通货最重要。
但是,许多年过去了,该政策面临的经济环境早已今非昔比。目前中国并不缺少外汇储备,相反外汇储备已经过多,带来了很大负作用。通过出口退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会造成企业在产业升级等方面形成惰性,甚至出口行业内相互杀价,产业升级不能实现,同时财富外流,国民福利被剥夺。而且,通过过度出口退税对于企业形成的保护,会成为中国产品和产业受到压制的一个理由。今年就有报道,一些受益于出口退税的外贸企业对于退税的存在也颇为矛盾,认为“正由于出口退税的存在,我们在跟客商议价时,颇为被动。他们一旦认定了这块利润,就很难接受提价。结果导致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都难以提升,因此大多数企业选择做一些低价的大众产品走中低端市场。一旦被贴上了"低端货"的标签,要争取高端订单就很有难度”。
出口退税率偏高、范围偏大的负作用日益明显。一方面是需要较大的税收来退给出口商,间接导致内需市场税费较高、内销商品价格较高、内销与外销竞争环境不公平。许多出口商品在海外的销售价格比本土价格低,出口退税应该就是原因之一。另外,不少商家正是看上了出口退税的牟利空间,通过假出口来骗取税款,除了加重国内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外,还恶化了出口环境,也恶化了国内的产业环境,导致那些环境污染较大、消耗资源较多、已经不能正常盈利的企业和产业无法正常淘汰。
再说,降低和取消一些商品的出口退税,可带来不少经济上的好处。这样做,由于税务支出会降低,从而可以减轻国内的税负,国内物价可能走低、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
目前中国的许多产业在世界上已有相当竞争力,所以不必要依靠出口退税来增强竞争力。2007年中国曾经大幅度的降低一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也曾经取消了很多产品的出口退税,后来在2009年又提高了不少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目前有必要把2007年以来的缩小出口退税范围、降低退税率的工作再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