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网》报道,日前央行发布《2011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4716元人民币。 央行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如今,仅三个月时间外汇储备又大幅增长了1528亿美元,达到31975亿美元新高。显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加速度”。 毋庸置疑,充足的外汇储备“家底”,可以作为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不过,在承认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是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外汇储备的跳跃式增长会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意味着实质性的国民资源在以触目惊心的幅度外流,还会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 其实,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已引起了高层的担忧。早在今年四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金融高端讲坛上曾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层面有必要从政策高度审视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采有效取措施,遏制外汇激增的势头。 一方面,调整外贸外资政策,加强资本管制。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主要受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以及热钱流入的影响。中国的资本账户保持着顺差,应该归因为过分强调FDI的政策。事实上,由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中国的资本并非稀缺,因此,引进外资的重点应该是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但遗憾的是,我们引进的主要是国外的资金,引进的先进技术还不够多。近年来热钱大量流入中国,是和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分不开的,也反映出外汇管制体系实际上效率并不高。为了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就要相应地调整外贸外资政策,加强资本管制。 另一方面,改变传统重视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未来的贸易战略必须对进口所带来的收益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最基本的认识来讲,进口可以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经济学原理指出,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远大于此。进口那些我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意味着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源,专注于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才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中国可以进口的产品要比现在的进口结构更加广泛。即使是消费品,我们也没有必要全部国内生产。换言之,我们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国内产业的齐全化,而是国内产业的效率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应调整过分强调FDI的政策。尽管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能够促进国内的竞争并由此带来效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一些国内企业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由于跨国公司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很可能会带来行业垄断,这样反而不利于市场竞争。此外,在衡量FDI的收益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外资企业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一些地方为吸引外资竞相压低土地价格甚至出现了“零地价”、“倒贴三通一平”,这带来了国家财源的流失。 应当说,对外开放初期所实行的外贸和外资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制度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今事异时移,如果不加以调整,外汇储备蓄水池进水的水龙头就不可能被拧紧,巨额的外汇资金仍然将涌入中国经济。遏制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治本之策在于从源头做起,从调整发展战略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