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市场此前所预期,6月CPI“破六”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三年新高。 尽管如此,一些机构和专家对未来CPI走势依然保持乐观,认为随着翘尾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逐步降低,6月份的CPI将成“拐点”,建议“货币政策逐步从紧缩走向常态”。 不可否认,针对近期政策调控的疑点,温家宝总理连续发表文章和讲话,其关键基调就是,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下半年CPI能回落,货币信贷供应恢复正常。而市场不少人士对此解读为在通胀得到控制的情形下,政策将会放松。不过,随后央行的加息显示出期待目前政策放松还为时过早。 而断言中国通胀拐点已经到来也为时过早。应该看到,随着政府管理通胀措施的持续落实,通胀持续回落将是一个自然的趋势,不过就整体走势来看,维持较高水平的物价增长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首先,可以看到,在6月份CPI创下新高以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尽管翘尾因素的影响在下半年将逐渐弱化,但最近猪肉价格迭创新高,令下半年通胀形势新添疑云。这在6月CPI分项中亦有体现,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发改委限价令的到期,食品行业的涨价已经不可避免,目前食用油市场上莱阳鲁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提价,这毫无疑问将带动整个行业的价格上调,从而使得食品价格的上涨继续处于高位。 其次,从目前的国际因素来看,输入性通胀的问题不容忽视,虽然5月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集体回调令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可期,但最近国际大宗商品的领头羊——原油价格自6月底掉头回升,即便是在国际能源组织出售储备原油的条件下,国际原油价格还是没有持续的回落,布兰特原油8月合约LCOc1自6月27日至今已反弹近16%,同期,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8月合约CLc1亦涨逾10%,这无疑给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了不确定性。 此外,就目前的通胀而言,食品上涨的因素中,除猪肉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在今年极端气候交替出现时,秋粮能否再创丰收,并不具有十分把握。特别是猪肉价格,商务部数据称,自4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第11周呈上涨趋势,短期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态势。 而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上,欧洲央行为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已经实施了年内的第二次加息,未来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而整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普遍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尤其是印度和越南等亚洲国家,这个压力更为明显。 因此,在全球性的流动性依然宽松的情况下,虽然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对于管理通胀也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价格本身已处于高位运行时,价格未来的走势不仅取决于翘尾因素,还取决于其他的涨价因素,所以不要轻易判断通胀拐点已经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在继续维持稳定的前提下,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调整将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