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奶粉何以千里走单骑
2011-07-08   作者:李力言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这些严重超标的毒奶粉,本应该在原产地被查封销毁,为什么能重新流入市场?这到底是意外?是疏忽?还是有意“放虎归山”?
  日前,重庆查出一起“最毒饲料奶粉”案。不法商家从河北辗转千里,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运到重庆,销往垫江、万州多个饲养场,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竟然超标515.24倍。
  此案被冠以“最毒”,不只是奶粉三聚氰胺超标500多倍之毒,还有不法分子用心之毒、操作手法之毒,更有监管无力之“毒”。
  目前,从消费者到监管部门,对食品问题也就是人吃的东西盯得紧,相对而言,对饲料市场也就是猪吃的东西还不是很在意,被曝光的风险也小得多,一些人正是瞅准了这个“盲点”,把毒奶粉销售转向这个领域,偷偷挖了一条毒奶粉流通的暗渠。
  在“规避风险”之外,不法商家还大搞低价攻势,毒奶粉每吨售价低于市场价近万元,如此大的利润空间,相对于很小的暴露可能,形成了强劲的暴利驱动,使得少数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进行非法牟利。
  但是,此案最令人震惊的,还不是犯罪手段多么高智商,而是监管如此不给力。首先,这些严重超标的毒奶粉,本应该在原产地被查封销毁,为什么能重新流入市场,这到底是意外?是疏忽?还是有意“放虎归山”?如果沿着毒奶粉重出江湖的轨迹反推回去,幕后又存在怎样的玄机?销毁毒奶粉早已不是什么难事,毒奶粉却禁而不绝,根子在于有关部门没有尽到起码的监管责任,其失职行为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其次,毒奶粉虽然是“悄悄地进村”,但其包装和掩饰还是相当的粗陋,无商标、无品名、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结块严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可即便如此,数万吨毒奶粉还是从河北到重庆,一路“过关斩将”,安然通过各种关卡,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千里走单骑”。
  最毒奶粉的千里旅行图,与染色馒头、地沟油等的运行路径颇为相似,不言自明地画出了众多监管环节、监管力量大面积失灵的现状。这背后,到底是因为监管机制有漏洞让人钻了空子,还是因为各部门协调不力导致管理出现盲区,或者是因为权钱交易铺就了“绿色通道”?
  案件虽然查处了,问题却没有终结。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毒奶粉何以找到一条新路大行其道?如何治理这一新情况?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这其中有两大关键,一是消解利益驱动,针对毒奶粉的最新动向和暴利现状,应明确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款,提高违法成本,让犯罪分子付出巨大代价,同时借助媒体等社会监督力量,增加曝光率,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更重要的是重塑监管力量。针对犯罪升级,有关部门应大力提升监管能力,在敏锐发现问题、严厉查处问题上下工夫。此案提醒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毒奶粉乃至问题食品的流动,往往具有跨地域、跨行业、跨产业链的特点,只有整合监管力量,织密监管网络,优化监管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流通渠道,斩断各种食品安全的毒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乳企沉默以对新国标之争 网友称被逼买进口奶粉 2011-06-22
· 金典名作奶粉检出致癌物 流入前已被销毁 2011-05-11
· 日本奶粉因地震缺货 多美滋等欧美品牌销量增加 2011-04-0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