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者为什么敢这么疯狂?
2011-07-07   作者:胡印斌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自今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核查低保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对于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骗保者”进行清理。其中,有关部门发现一对低保户夫妻名下竟然拥有六处房产,更有404名低保户拥有二套房。而这只是核查比对了8200多人得到的信息,包头全市尚有3万人待查。
  报道说,核查结果令包头市民政局干部“冒冷汗”。旨在惠及贫弱群体、体现政府关怀的低保政策,居然被大面积滥用、冒领,成为部分富裕户“锦上添花”的生活补助,难怪主管干部要发虚汗了。在这一问题上,固然可能存在部分低保户缺乏诚信的问题,但相关部门在监管上的疏漏乃至宽纵,更是难辞其咎。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城乡居民财产核对平台,居民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缺乏一个相对比较明晰的数据。再加上城乡居民这些年来的高流动性,更是使居民实际财产状况处于模糊状态。这也是一些本身并不符合条件的居民能够混水摸鱼、挤占稀缺低保资源的重要原因。
  但是,客观的制约以及部分人的不诚信,并不是低保资源必然被骗取的借口。民政部门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申报”、“审批”制度,何以成了众多富裕户可以随便逾越的破篱笆?有关工作人员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再进一步讲,既然此次在全市范围内的核查比对能够发现这样多的骗保事件,为什么以前发现不了?
  不是骗保户隐藏得太深,而是负有监管责任的干部太天真。或者说,是干部缺乏认真。一对低保户夫妻名下拥有六处房产,而且都是堂而皇之地挂在真名实姓下面,核查起来没有任何难度,之所以查不出来,不过是因为无人去查、无人认真去查罢了。推而广之,如果负责审核的干部都能够负责任一些,都能够对申报信息进行核查比对,可以断言,骗保行为至少能够收敛点,而低保户的诚信,也因为干部的认真履职、严格监管能够得以保持。
  其实,尽管很多居民的真实收入状况有时可能会“潜水”,但是其具体状况仍然逃不过周围人们的眼睛,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因此,每一户骗保户的成功骗保,都可能灼伤周围一大片人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信任,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政府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
  这些年,总有一些骗保行为被披露出来,这种揭露固然可能中止了一些不法行为的继续发生,不过也表明,作为一种对“最少受益者”的眷顾政策,低保金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被滥用情形。当此之时,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低保金的动态监管,让政策的阳光照在真正需要的人群身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北京市对医保“骗保”行为零容忍 2011-03-25
· [消费互动]雷克萨斯广通4S店涉嫌骗保 2011-03-17
· 雷克萨斯广通4S店涉嫌骗保 2011-03-17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