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水利和教育,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出让收益的依赖令人担忧。我们在融资上走了捷径,却无形中巩固了土地财政,是得是失,利大弊大,还很难说。
《京华时报》今日刊登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李长安评论指出,应该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同时扫除各种进入障碍,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而不应该只把眼光盯着本应该努力减少的土地出让金。否则,对土地收益金“上套”越多,土地财政面临再度膨胀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房地产调控目标乃至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目标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