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青岛胶州湾大桥6月30日举行通车仪式,然而大桥上仍有很多隔离护栏的螺栓还没有拧紧,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安装隔离护栏。大桥工程处负责人表示,全部装好设施还需两三个月。 本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确可以引以为荣,但未完工先通车却瞬间让胶州湾大桥的形象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要知道,即便是顶着多大荣光的大桥,一旦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一切就都谈不上。 当然,令人忧虑的显然不止于此。未完成先通车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在于背后的隐忧:如此工作态度,如此质量意识,这胶州湾大桥能让人放心吗?其建筑责任感又何在? 其实近年来,大桥出现质量问题的事件一直不曾间断。与此同时,“桥坚强”三个字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从反面诉说着那“大桥的纠结”:比如2007年时,九江大桥竟被一艘2000吨级的运沙船撞塌,质量问题引来广泛质疑;同年,凤凰在建的沱江大桥坍塌,造成36人遇难;再比如去年河南栾川大桥整体垮塌,同样造成多人死伤;而最近的,则是石家庄子龙大桥近400米的栏杆竟然被风吹倒。而武汉长江三桥更是10年修了24次。 在这些事故中,纵然有再多的偶然因素,也很难回避其中深深存在的“人祸”,更无法打消公众对于大桥建设质量的质疑与担忧。与这些近年来新建设大桥的不堪一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建设时间较早的大桥,却成了人们心中的“桥坚强”——历经风吹雨打,依然昂首挺立。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至今,饱受撞击,如1990年被吊船撞击桥墩,今年6月份又被万吨油轮撞击,却依然屹立不倒;有的老桥即便遭遇一次爆破也没倒下。如此鲜明对比,不禁令人感慨。 相比而言,现在桥梁无论在设计建设,还是资金材料上,都已今非昔比,但大桥的质量却让人心里越来越没有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问题。 问题大桥就是一面镜子,如果连建一座质量可靠的大桥都出问题,那么围绕一座大桥,肯定出了“系统病”。比如建设施工单位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哪里去了?工程管理是否存在制度上的失灵,为何“豆腐桥”频现?另一方面,大桥质量关系民众生命安全,当以质量为本,可很大程度上,质量意识却被面子思维、政绩思维等所重重覆盖,加上其中复杂的利益猫腻,对大桥质量的严谨要求也就被挤到了墙角。 如此之下,又拿什么去消除“大桥的纠结”? 未完成先通车的胶州湾大桥,以及其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