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目中无“民”又无“官”
2011-07-05   作者:张敬伟  来源:重庆时报
 
【字号
  距事发半个多月、经媒体披露后,中海油直到7月1日才对渤海漏油事件证实,并且至今对溢油数量、原因等仍未有说法,这更加引起人们对此事件的担忧。虽然事故尚未发现对山东渤海湾沿岸造成影响,但身处渤海湾深处的山东省长岛县海产养殖户已经发现养殖鱼类死亡。近年来,中海油在多地的油田项目出现漏油现象,但一直未对事件进行完整披露。(7月4日《中国证券报》)
  漏油半个多月,而且是在媒体披露之后,中海油才证实漏油事件。在其发布的漏油信息里,只是强调油污面积仅200平方米,并已处理完毕。对于漏油数量、原因、处理过程、为何迟滞公开,甚至删除网上信息等,中海油一概讳莫如深。有人批评中海油危机公关能力差,其实并没有触及事件靶心。
  相反,这是中海油条件反射式的危机公关。中海油“油”的性格,是以“牛”为底气的。其底气所来,则因为它是垄断央企,有权力撑腰,有政策托底。所以,在中海洋的字典里,或许根本就没有“危机”一词,有轻描淡写的“公关”就不错了。而且,潜台词是,信不信由你,公众能奈我何?
  这不是我们胡乱揣度,而是从中海油的行为模式中得出的真实判断。漏油事件发生之后,中海油不仅没有向公众公开信息,连沿岸政府部门也毫不知情。这凸显中海油眼里不仅没有民,也没有官。如果不是中海油这样的央企,谁有这么大胆?
  常在海里采油,没有不漏油的。在媒体的记忆里,近年来中海油也发生过多次漏油事件,中海油从来都是遮遮掩掩,从未对事件完整披露过。渤海是内海,环境自净能力差,加之渤海周边城市林立,人口众多,中海油就这么一直“漏”下去,对整个环渤海地区都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中海油海上重建“大庆油田”的雄心可鉴,但也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