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6日在伦敦表示,今年维持通胀在4%以下有一定困难,但应可以控制在5%以下。据此,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划定的全年CPI增长4%的控制线或将上移至5%。
今年3月以来,我国CPI只有1月和2月均为4.9%,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并且5月份5.5%创出34个月来的新高。如果如市场预测的6月份创出6%以上的35个月新高的话,那么,上半年就有4个月高于5%以上。这确实给全年4%的控制目标提出了挑战。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如何通胀控制目标都不能再上移了。
发达国家百姓收入远远高于我国,购买力远远强于中国,但是,物价控制目标却定的非常低。一般情况下,美国、欧洲国家通胀率达到2%就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如果上升至国际惯例控制线的3%就会如临大敌。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巨大贫富差距,按道理说,通胀率控制目标极限数据应该为国际惯例控制线的3%以内。去年我国控制目标为3%,今年已经提高到了4%,高于国际惯例控制线1个百分点了。在此基础上再要提高,实在说不过去。
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充分理解确定通胀控制目标的目的何在?意义是啥?就是为了百姓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到生活生存,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因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加剧影响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而不是为了确定通胀控制目标而确定,为了把通胀控制在目标以内而控制。上移通胀控制目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修改目标,完全背离了制定目标的最初动机。
上移通胀控制目标是一个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举。这个“人”是人民。4%控制目标完成有难度,就上调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更宽松目标,完全是自己欺骗自己。更加严重的是,上调到5%更高目标后,可能使得各个方面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完成而放松对通胀的警惕,放松对物价上涨的控制,从而酿成更严重的通胀。更严重通胀的直接承受者是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群众。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一边是政府在自我陶醉、大肆宣扬把通胀控制在目标以内,另一边却是广大人民群众饱受高物价之苦,被高物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生活生产难以为继。
因此,决不能刚到年中就放弃4%目标,自己先败下阵来。刚到年中,时间还有一半,只要抑通胀措施得力,后半年通胀应该有信心抑制住。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后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彻底消除,物价应该平稳走低。其次,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加力,在数量工具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一定高位后,应该迅速启用加息工具。再次,财政税收工具应该尽快出台,大幅度减税、降费,国有垄断企业大幅度让利应该推出。